1、在创新与规制间寻求平衡 关于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AIAI)赋能教育的思考)赋能教育的思考 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E-mail:dj- 钟晓流 Contents/00/前言:赋能与慎思/01/从智种的起源说起./02/AI正在推进教育形态的变革/03/AI对教育研究范式的冲击与转变/04/AI赋能教育研究案例索引/05/AI赋能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06/结束语 目 录/00/前言:AI赋能与慎思 Page 4 1.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战略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强调“强化应用为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深
2、度融合”,要系统推进未来教师、未来课堂和未来学校的建设。按照教育部的相关部署,未来三到五年,教师数字素养将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学将成为新常态,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也将从理想走进现实。这一切标志着,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已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国家战略和时代使命。前言:AI 赋能与慎思 AI的核心三要素 2.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教育变革的新质之生产力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推进了教育治理的重大变革。对教师的数字素养、创新能力和职业定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类的智能一般通过语言逻辑、数学逻辑、记忆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情感因素等来体现。序号 能力 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1 语言 自然语言 语
3、言识别(机器语言)2 数学逻辑 因人而异(差异较大)超级计算(远超人类)3 记忆力 因人而异(差异较大)超强(远超人类)4 想象力 丰富(差异较大)一般 5 联想力 丰富(差异较大)一般 6 情感因素 丰富(差异较大)弱 前言:AI 赋能与慎思 Page 6 3.AI技术赋能教育的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关键推动力,正在为教育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培养模式与校园治理 培养模式 教学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维度:学的重塑与教的解放。学的重塑 AI的强大之处在于通过学情大数据分析,精准描绘学习者画像,创设出匹配学生学习特点的个性化问题情境,改变知识传递方式,由“授人以鱼”转向
4、“授人以渔”。教的解放 AI的意义在于大大加快知识更新的频率,将教师从大量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专注于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学生情感发展、师生互动和心灵交流,实施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前言:AI 赋能与慎思 师-生二元结构与 师-机-生三元结构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模式 师-生二元结构通过自然语言直接进行(一次离散过程)师-机-生三元结构通过数字语言+自然语言直接进行(二次离散过程)NOW WHAT SO WHAT ACTIVITY 学学 WHAT 分析 应用 记忆理解 教学 创造 评价 前言:AI 赋能与慎思 Page 8 2.AI技术赋能教育的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
5、的关键推动力,正在为教育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培养模式与校园治理 校园治理 教学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应用维度: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和流程数据化。管理制度化 建立规则和秩序(统一标准、责权明晰、文化塑造)。制度流程化 重塑流程与提升效率(输入输出明确、消除冗余动作、时限管控、异常处理机制)。流程数据化 用数字反哺决策闭环(基于全域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校园管理的效率的评价,对校园各类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前言:AI 赋能与慎思 Page 9 3.AI技术赋能教育的慎思 技术赋能不是无代价的,人工智能在其光芒之下也伴随着必须审慎面对的阴影和挑战:内容安全与价值导向 GenAI具有强
6、大的内容生成能力,但其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存在不确定性。教育者权限与主体地位 基于当前AI技术发展的现状,AI赋能辅助决策而非代替决策。AI可以提供建议、数据和方案,但要避免“技术决定论”,最终的评判权和决策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教师(包含管理者的全体教职员工)手中。伦理与隐私 AI采集的各类数据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数据高度敏感,需建立严格的伦理范围和法律,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滥用。前言:AI 赋能与慎思/01/从智种的起源说起 Page 11 1.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什么?人工智能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延伸或扩展人类智能的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