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本报告的预测及建议只作为一般的市场评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刊登、引用或向其他人分发。研究报告WebWeb3 3钱包技术基础及生态应用探讨钱包技术基础及生态应用探讨阅读摘要阅读摘要Web3 钱包作为连接用户与区块链网络的核心交互工具,是数字资产生态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正朝着多链集成、身份认证与资产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报告从内涵功能、技术分类、核心应用等维度系统梳理和探讨分析了 Web3 钱包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欢迎扫码关注工银亚洲研究中国工商银行(
2、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李卢霞 肖晶 徐麒钧文晨宇 马爱莲 邹晓梦1Web3Web3 钱包技术基础及生态应用探讨钱包技术基础及生态应用探讨一、Web3 钱包的内涵、功能与发展态势(一)(一)Web3Web3 钱包的定义、特点与功能钱包的定义、特点与功能从演进历程来看,传统传统数字钱包数字钱包主要服务于 Web2.0 时代的移动支付场景,实现法币数字化及便捷交易;Web3Web3 钱包钱包则致力于成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数字身份与资产管理中心”(见图表 1)。图表 1:传统数字钱包 Vs Web3 钱包传统数字钱包(Digital Wallet)Web3 钱包(Web3 Wallet)核
3、心功能法定货币的数字化支付、存储支付凭证、线下扫码/NFC 支付管理多元数字资产(加密货币、NFT和其他数字资产)、与 DApp 交互、链上身份管理主要技术中心化服务器、加密技术、二维码、NFC区块链公私钥体系、智能合约、跨链技术典型代表支付宝、微信支付、Apple PayMetaMask、Phantom、Trust Wallet资产类型账户余额信息等加密货币、NFT、RWA 代币化资产等控制权由服务提供商中心化控制用户自我托管,私钥自持交互对象银行、商家、支付网络多条区块链、去中心化应用(DApp)、智能合约数据来源:公开信息梳理、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Web3 钱包是连接用户与
4、区块链网络的核心交互工具,也是数字资产生态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本质是一套基于公私钥加密体系的账户与身份管理系统,能够为用户生成、2存储和使用私钥,以实现对链上资产的完全控制与安全交易。与传统数字钱包、早期仅具备加密货币存储与转账功能的虚拟货币钱包不同,目前的目前的 Web3Web3 钱包已演化为集资产管理、钱包已演化为集资产管理、身份认证、应用入口和安全防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身份认证、应用入口和安全防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WebWeb3 3 钱包突出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钱包突出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第一,大多数大多数 WebWeb3 3钱包是自托管的钱包是自托管的(即用户自己掌握私钥,资产
5、不由第三方控制),但部分交易所钱包(比如 Coinbase 钱包)或某些多链钱包,不一定是 Web3.0 原生钱包但支持某些 Web3.0 功能,甚至默认是“托管式”的。第二第二,架构设计架构设计1 1上更注重应用层上更注重应用层,同时支持多链资产管理,使用户能够在统一界面轻松管理不同区块链上的资产,避免了传统多钱包切换的繁琐,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总结来看,Web3 钱包核心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一是支持多资产和多链支持多资产和多链。Web3 钱包支持多链、多资产的统一存储与估值管理,覆盖加密货币、稳定币、非同质化代币(NFT)、去中心化金融(DeFi)流动性凭证以及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
6、WA)等多种类别。二是跨场景应用连接。二是跨场景应用连接。促进与智能合约的无障碍交互,使用户能够访问去中心化应用(DApp)、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其他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已成为用户连接 DeFi、GameFi、DAO、RWA 平台、链上治理等Web3 场景的标准化通道。三是跨生态身份认证三是跨生态身份认证。Web3 钱包通过集成去中心化身份(DID)与链上声誉系统,使用户能1传统去中心化钱包通常由三层构成:密钥层(管理私钥的生成、导入导出以及签名生成)、地址层(按照主链格式生成地址)和应用层(用于资产管理,包括代币的转入和转出)。而 Web3 钱包更加注重应用层。3够在不同应用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