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价格(人民币):50.70 元 目标价格(人民币):58 元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总股本(亿股)1.80 已上市流通 A股(亿股)1.80 总市值(亿元)91.26 年内股价最高最低(元)56.17/31.44 沪深 300 指数 4015 创业板指 2538 袁维袁维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8621)60230221 yuan_ 徐雨涵徐雨涵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22060002 再生医学再生医学材料材料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基本情
2、况公司基本情况(人民币人民币)项目项目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293 400 475 661 912 营业收入增长率 4.82%36.45%18.82%39.01%37.91%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8 169 215 298 39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10.19%42.44%27.50%38.72%32.35%摊薄每股收益(元)0.986 1.405 1.194 1.656 2.19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99 1.38 1.10 1.80 2.2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8.30%21.46%21.17%24.23%25.7
3、0%P/E 57.43 47.54 42.46 30.61 23.13 P/B 10.51 10.20 8.99 7.42 5.95 来源: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口腔医疗行业前景广阔,口腔医疗行业前景广阔,观念转变有望推动量价齐升观念转变有望推动量价齐升。随着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和老龄化程度加剧,近年来我国口腔门诊就诊人次增速在 5%左右。我国种植牙服务市场规模近几年保持 20%以上的稳健增速,但渗透率较低,仍有广阔成长空间。口腔种植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在即,集采将充分改善种植牙服务可及性,促使种植市场快速扩容。口腔修复材料市场规模受种植牙市场发展的直接影响,预计将维持较快增速
4、。集采集采顺利顺利中标中标以价换量以价换量,国产替代进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加速。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已在五个省份实行集采,公司产品是目前同类中唯一全部中标的产品。五省均处于公司主要销售区域,公司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 2022H1 毛利率 91%,较集采前下降 4pcts。我们认为集采虽会造成价格下降,但同时促使营销费用等开支减少,对利润率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未对公司业绩带来明显压力。口腔修复领域,种植牙集采有利于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公司产品有望凭借价格、质量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打破国内市场瑞士盖氏一家独大的局面。聚焦优势聚焦优势材料材料技术,再生技术,再生医学医学产品矩阵产品矩阵完备完备。公司口
5、腔修复膜产品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和特有的脱细胞工艺,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良好的组织顺应性使得产品可缝可粘可同步降解。活性生物骨正处于注册申请冲刺阶段,将填补该品类国内市场的空白。此外,公司光固化复合树脂、乳房补片、宫腔修复膜等产品已陆续进入临床阶段。盈利预测与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口腔修复膜业务有望随着种植牙全国集采快速放量,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业务在部分省区推行集采的背景下,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公司在研产品矩阵完备,重磅产品活性骨上市在即,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5 亿元、2.98 亿元、3.95 亿元,22-24 年分别同比增长28%、39%、
6、32%。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估值情况,给予公司 2022 年49 倍 PE估值,对应目标价 58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风险提示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研发注册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股东质押、减持风险。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5.6532.2538.8545.4552.05210906211206220306220606人民币(元)成交金额(百万元)成交金额 正海生物 沪深300 2022 年年 09 月月 05 日日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正海生物(300653.SZ)增持(首次评级)公司深度研究公司深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