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竞争力落后于合资或外资品牌传统燃油车:自主品牌竞争力落后于合资或外资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上,外资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上技术水平较高,整车动力性及舒适度较高,整体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于自主品牌;外资及合资品牌车型平均售价也高于自主品牌,具备较强的品牌溢价能力。自主品牌燃油车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在中高端燃油车市场上外资及合资品牌占据绝大部分销量份额。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崛起,逐步实现品牌向上
2、突破新能源车:自主品牌崛起,逐步实现品牌向上突破。2019-2020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发展平稳,2021 年销量 253 万辆,同比增长 207%。2022H1 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97 万辆,同比增长 138%。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份额 2019 年为 41.2%,2022H1 提升至 47.3%,同期传统豪华品牌国内销量出现下滑,以蔚小理、AITO 等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凭借智能化、动力系统及价格等优势,销量实现高增长。2022 年上半年传统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2.55 万辆,同比增长 136.5%,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34.3%。自主品
3、牌新能源车型不仅对 10-20 万元燃油车市场形成一定冲击,比亚迪的海洋系列、长安深蓝及阿维塔、吉利的极氪等,还发力 2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传统自主品牌车企发力中高端新能源车型,助力自主品牌向上突破。另外,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出口快速增长,2022 年上半年出口量 26.5 万辆,同比增长 104.8%。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竞争优势分析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竞争优势分析。在国内新能源三电系统中,以自主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电驱及电控市场亦占据主导地位,国内自主企业在新能源三电系统的优势将为国内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智能化给自主新能源车企赋能,凭借智能电动车型与合资、外资品牌形成
4、差异化竞争。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在传统燃油车时代,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特斯拉等引领技术革新,一体化压铸、麒麟电池、800V 高压充电平台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布局相关创新技术的零部件企业有望取得先机;智能化、电动化大趋势下,HUD、域控制器、空气悬架、线控制动等渗透率提升,布局智能化的公司也有望在智能电动汽车浪潮中受益;此外,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零部件企业通过品类拓展、产品升级等方式提升单车价值量,打开新的成长空间。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自主品牌车企及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车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智能电动化促进产业
5、链竞争格局的重塑,预计将涌现一批竞争实力强的零部件公司和自主整车公司。建议关注:新泉股份、拓普集团、上声电子、华阳集团、银轮股份、华域汽车、岱美股份、经纬恒润、伯特利、德赛西威、爱柯迪、文灿股份、双环传动、星宇股份、保隆科技、精锻科技、继峰股份、上海沿浦、福耀玻璃、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汽车需求、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低于预期、疫情发生时间不确定性影响汽车需求、外资及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投放增加对产业链的影响。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核心观点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5 日 姜雪晴 执业证书编
6、号:S0860512060001 袁俊轩 唐英韬 行业整体短期承压,预计下半年逐步改善:行业 1 季度经营分析及投资策略 2022-06-18 预计下半年行业销量及盈利均将环比明显改善,优质公司将见盈利和估值双升:汽车行业 2022 年中期策略报告 2022-06-15 预计疫情控制后乘用车行业需求逐步复苏,零部件外部经营环境改善:复盘2020 年行业表现及现阶段投资策略 2022-05-23 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 中性(维持)汽车与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新能源车智能电动化将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