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研究报告)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025 年 9 月目录摘要.1一、研究背景.2(一)我国农业投资现状.2(二)我国农业投资面临的挑战.7(三)构建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的必要性.9二、相关研究进展.10(一)农业景气指数研究现状.10(二)景气指数构建方法回顾.11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13(一)研究思路.13(二)研究内容.13四、构建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的方法.16(一)我国农业投资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16(二)指标选取和数据获取.18(三)农业投资景气指数指标的构建.23五、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的计算.29(一)农业投资景气总指数的计算.29(二)农业投资
2、景气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的计算.33(三)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趋势预测.42(四)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的有效性检验.43(五)加入中央财政资金重新构建农业投资景气指数.45六、其他应用.55(一)拓展说明.55(二)拓展实例:分项目构造景气指数以高标准农田为例.55七、结论与建议.74(一)主要结论.74(二)政策建议.761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研究稳定并扩大投资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乡村
3、振兴投入机制、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本研究通过构造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旨在动态监测和预测农业投资。首先,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投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投资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有投资增速放缓、投资结构欠佳、资本热情不高、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投资较为薄弱等等,并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指出构建量化投资指标的重要性。其次,本研究基于 2016 年第 1 季度到2025 年第 3 季度官方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和时差相关分析法构建我国农业投资景气指数和指标体系。最后本研究以高标准农田为例构建分项目的农业景气指数。本文构建的农业投资景气指数和指标体系(1)能够实现对农业投资增长态势的动态监测;(2)能够对农业投资进行前
4、瞻分析预测;(3)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农业投资情况。最后,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形成常态化、信息化的数据发布平台,实现动态监测、长期监测,引导政府和社会投资决策;(2)建立长期动态研究机制,开展重点行业、区域和项目的投资指数研究,构建分地区、分项目、分行业的农业投资景气指数指标体系;(3)建立农业投资数据库,整合相关部门农业数据资源,提升农业投资景气指数预测的精确度。农业投资景气指数有利于引导农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农业投资的信心,拓展农业投资空间驱动力,从而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一)我国农业投资现状(一)我国农业投资
5、现状我国农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农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增速放缓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集中结构调整集中,中央预算内农业投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的引领作用凸显资的引领作用凸显。2004 年以来,在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全国农业投资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投资规模上,投资规模上,如图 1 所示,2004-2024 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16 倍、年均增长 16.6%,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 1.07%提高到 1.86%。然而,2024 年第一产业投资仅占全国投资的1.86%,与农业 GDP 占比 6.78%相比,投资规模依然偏低,与农业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不符。投资增速上投资增速上,
6、如图 2 所示,近几年全国各行业各领域投资增长有所减缓,农业投资也存在降速换挡情况,第一产业投资增速由 2004年的 14.85%大幅降至 2024 年的 2.6%。投资结构上,投资结构上,如图 3 图 4 所示,在各细分行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农业投资更加集中,农林牧渔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中五个行业投资比例由 2014 年的 37.010.927.85.319.0,调整为 2017 年的 49.68.020.86.015.71。1农林牧渔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五个行业 2017 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统计数据不再公布。3图 1 2004-2024 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