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报告仅代表分析员个人观点,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官方披露、公司资料,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研究所(简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20252025 年年 1111 月月 9 9 日日核心观点核心观点继继 9 9 月银行理财规模收缩后,月银行理财规模收缩后,1010 月迎来四季度恢复增长阶段。月迎来四季度恢复增长阶段。结合普益数据,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 31.6 万亿元,环比上月增加 0.8 万亿元,考虑到部分产品净值披露遗漏等原因,我们估计实际银行理财规模又恢复到近 33 万亿元高位。当下银行理财面临规模增长和业务合规创新的权衡。当下银
2、行理财面临规模增长和业务合规创新的权衡。一方面,一方面,出于维持净息差的综合考虑,银行重视中间业务收入,从“卷表内规模”到“卷财富中收”导致银行理财规模诉求仍然较强,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规模情结”下理财公司不正当竞争做法迭出,部分理财子公司持续研发出新的“套利手法”,包括前期已被叫停的平滑信托、理财壳产品“打榜”、收盘价估值、自建估值模型等绕开“资管新规”的操作模式;也包括最近 21 世纪等财经媒体报道的“超级货币”、专户 T-1 估值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违背了资管新规的导向,也会导致新老投资者之间的不公平。银行理财的转型在持续,结合宏观环境、资产配置轮动、监管导向、居民财富等现实情况,我们
3、对 2026 年的银行理财有如下十个判断:第一,第一,居民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宏观背景下,银行理财规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6 年规模将提升至 35-36 万亿元。低利率环境推动居民资产从传统储蓄向净值化理财产品迁移,成为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第二,第二,行业将更加注重场景化产品布局,围绕用户全周期需求打造爆款模式。短期聚焦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流动性与收益优化,中长期则重点拓展教育储备、养老规划等场景,以特色功能增强客户黏性。第三,第三,随着监管对存款手工补息的规范,企业客户对标准化理财产品的需求逐步显现。理财机构可针对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需求,开发期限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产品,开辟新的业务增长
4、点。第四,第四,纯债型理财产品在理财体系中继续扮演压舱石角色,规模预计逐步企稳。产品策略上将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配置以控制波动,同时适度增加定开型产品架构,平衡流动性与收益增强。第五,第五,多资产策略将成为理财业务重要的增量方向。通过在固收基础上配置权益、衍生品等资产,在控制整体波动的前提下拓宽收益来源,契合客户对低波稳健产品的需求。第六,第六,理财资金对 ETF 品类的配置意愿将持续增强,重点覆盖信用债 ETF、股债混合型 ETF 等品种。这类工具化产品具有高透明度、低费率及良好流动性的特点,交易和配置皆可,便于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第七,第七,除传统权益资产外,理财资金将进一步拓展多元化投资
5、边界。跨境资产、可转债、公募 REITs、贵金属及商品等另类资产将逐步纳入配置范围,助力分散风险并捕捉跨市场机会。第八,第八,理财机构将加大与公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委外、投顾等形式引入主动管理能力。此举既可弥补自身在权益、衍生品等领域的投研短板,也能提升整体资产配置效率。第九,第九,理财子公司牌照准入有望进一步放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城商行、农商行将迎来设立机会。这将促进区域理财市场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均衡性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行业月报行业月报银行银行优于大市优于大市维持维持证券分析师:王剑证券分析师:王剑证券分析师:陈俊良证券分析师:陈俊良021-60875165021-证监会中央编
6、号:BPC378证监会中央编号:BPB885证券分析师:孔祥证券分析师:孔祥021-证监会中央编号:BUQ639市场走势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相关研究报告银行业 2025 年三季报综述:预计明年收入利润增速回升2025-11-01唇齿相依,向创而行-二十届四中全会学习体会 2025-10-24宽信用又添工具,银行信贷受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快评2025-10-20银行理财 2025 年 10 月月报-销售新规冲击可控,股债均衡下产品转型 2025-10-10全球十年复盘:哪些银行可以跑出超额收益 2025-10-09银行理财银行理财 20252025 年年 1111 月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