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第 49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龙头,钠电业务静待花开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龙头,钠电业务静待花开 振华新材(688707.SH)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2.9.4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袁健聪袁健聪 新能源汽车行业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敖翀敖翀 周期产业首席 分析师 S1010515020001 拜俊飞拜俊飞 金属分析师 S1010521070006 吴威辰吴威辰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60001 汪浩汪浩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
2、18080005 公司是公司是单晶单晶三元三元正极材料正极材料行业龙头,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实现中镍行业龙头,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实现中镍 5系和系和 6 系、高镍系、高镍 8 系、超高镍系、超高镍 9 系产品全覆盖,系产品全覆盖,2021 年年 1-11 月公司在单晶三月公司在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市占率达元正极材料领域市占率达 26%,位居行业第一。,位居行业第一。我们预计,三元正极材料行业我们预计,三元正极材料行业未来向高镍、单晶化方向发展,未来向高镍、单晶化方向发展,公司单晶三元产品深度绑定核心大客户宁德时公司单晶三元产品深度绑定核心大客户宁德时代,高镍产品逐渐放量,同时参股
3、红星电子布局前驱体回收,降低原材代,高镍产品逐渐放量,同时参股红星电子布局前驱体回收,降低原材料成本;料成本;预计预计未来未来募投产能加速释放,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高速成长。此外,公募投产能加速释放,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高速成长。此外,公司前瞻司前瞻性布局钠电正极材料,具备先发优势,伴随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预计性布局钠电正极材料,具备先发优势,伴随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预计能给公司贡献一定的业绩弹性。能给公司贡献一定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我们预计公司 2022/23/24 年年归母净利润为归母净利润为11.44/13.99/18.94 亿元,对应亿元,对应 EPS 预测预测分别为分别为
4、 2.58/3.16/4.28 元元/股,现价对股,现价对应应 2022/23/24 年年 PE 分别为分别为 21/17/12 倍倍。综合考虑可比公司综合考虑可比公司 PE 估值法和估值法和 DCF绝对估值法,我们采用绝对估值法,我们采用 PE 估值法,选取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上市公司当升科估值法,选取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上市公司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恩捷股份、璞泰来为可比公司,技、厦钨新能、恩捷股份、璞泰来为可比公司,2023 年平均年平均 PE 约约 21x,我们,我们给予公司给予公司 2023 年年 21xPE 估值,对应目标市值约估值,对应目标市值约 294 亿元,对应目标价约亿元,对应目
5、标价约 66元元/股,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股,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产品加速迭代,盈利能力提升单晶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龙头,产品加速迭代,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成立于 2004年,一直深耕单晶三元正极材料,2009 年在全行业较早研发和生产了第一代单晶 NCM523 产品,并于 2014 年在新能源汽车上批量应用,随后公司陆续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单晶 NCM523 产品、单晶中高镍低钴 6 系及高镍低钴 8 系产品,并实现批量出货。根据鑫椤锂电数据,2021 年 1-11 月公司在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细分领域市占率约 26%,位居行业第一。受益于行业需求高景气叠加产品放
6、量,近年来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1/2022H1 实现营收分别为 55.1/55.4 亿元,同比+432%/16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6.7 亿元,同比+343%/341%。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高镍、单晶化是技术发展趋势,一体化带来降本增效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高镍、单晶化是技术发展趋势,一体化带来降本增效。相较于磷酸铁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三元材料能量密度优势显著,广泛应用于各类新能源乘用车,带来更高的续航里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叠加部分储能需求以及消费类电池需求,我们预计到 2025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量有望达到 210 万吨,对应 2021-202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