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研究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宏观专题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Table_Date 2025.11.04 如何提升如何提升居民居民消费率:路径拆解消费率:路径拆解 Table_Authors 梁中华梁中华(分析师分析师)021-23219820 登记编号登记编号 S0880525040019 邵睿思邵睿思(研究助理研究助理)010-83939827 登记编号登记编号 S0880125070011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PMI 回落:主因外部扰动 2025.10.31 数据“迷雾”下美联储分歧加大 2025.10.30 利润回升
2、,结构分化 2025.10.27 从到 2025.10.22 政策协同激活消费潜力 2025.10.22 “十五五”规划系列研究之三 本报告导读:本报告导读:“十五五”规划建议“十五五”规划建议初步初步锚定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方向,短期锚定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方向,短期提振措施提振措施之外,之外,或或更更多通过完善收入分配、社保等结构性改革实现增收、稳预期、提倾向多通过完善收入分配、社保等结构性改革实现增收、稳预期、提倾向。预计到。预计到 2030年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至中国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至 42%-47%的区间。的区间。投资要点:投资要点:Table_Summary “十五五”规划建议
3、重提“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十五五”规划建议重提“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释放释放了了未来未来 5 年年将着力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将着力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导向导向。表述上,相较于“十二五”规划的“居民消费率上升”、“十五”规划的“居民消费率提高到 50%左右”,目标设定更趋科学务实,兼顾了可达性和任务约束性。通过因素拆解,剖析通过因素拆解,剖析中国居民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1、按按平均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占比占比两因素拆解两因素拆解:复盘看,复盘看,90 年代以来,仅“九五”和“十二五”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率上升,前者主要是住房制度改革提振消费倾
4、向,后者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促进消费长效机制实现双提振。比较看,比较看,“十五”与“十二五”时期均重视提振消费,但居民消费率一降一升,表明设定消费率目标本身并非关键,真正起重要作用的是能否实施一套协同配合的结构性改革,以扭转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重塑居民消费预期。启示是,启示是,“十五五”时期我国同样面临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扩大消费的关键或在于延续“十二五”的成功逻辑,坚定不移地推进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夯实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的基础。2、四因素拆解显示,、四因素拆解显示,1995 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累计下降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累计下降 8 个百个百分点,分点,背后的原因及其贡献背后的原因及其贡
5、献分别分别为:为:一是再分配效应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一是再分配效应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拖累消费率2.2个百分点;二是,财产性收入渠道有待拓宽,二是,财产性收入渠道有待拓宽,初次分配收入结构效应拉低消费率 1.4 个百分点;三是劳动报酬三是劳动报酬占比存在占比存在拖累拖累,但贡献,但贡献相对较小,相对较小,拉低消费率 0.4个百分点。四是,平均消费倾向是波动最大的变量四是,平均消费倾向是波动最大的变量,累计拉低消费率累计拉低消费率 3.9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但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多元,短期消费补贴政策有提振作用但难以支撑长期抬升,其背后或更多反映了社会保障等不足、地产财富效应拖
6、累带来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不同政策力度将驱动居民消费率向不同目标演进,综合综合三种情形三种情形预预测测结果结果,2030 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至年中国居民消费率有望提升至 42%-47%的区间的区间,拉拉动动名义名义 GDP 增长增长 2.9-3.9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提升不及预期。宏观专题宏观专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9 目录目录 1.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因素拆解.3 1.1.两因素拆解复盘.3 1.2.四因素拆解看贡献.5 2.“十五五”时期,居民消费率提升空间测算.6 3.居民消费率提升对经济拉动作用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