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2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迫在眉睫的科技行业碳中和迫在眉睫的科技行业碳中和.4 碳中和目标紧迫,科技行业价值链脱碳任务艰巨.4 碳排放总量未见拐点,各行业亟需深度减排.5 科技行业应当成为碳中和先行者,充分释放减排潜力.5 海外科技巨头净零目标超前,拥有系统化减排举措.6 三大终端出发,看智能设备/通信服务/绿色出行碳排现状.6 以 iPhone 为例,解析智能手机碳足迹及其来源.7 以华为为例,解析通信基础设施碳足迹及其展望.7 以 Tesla 为例,解析汽车碳足迹及其展望.8 气候政策“基石”碳定价机制发展的怎么样?.8 碳定价覆盖程度和激励作用仍需提高,欧盟
2、监管措施领先.9 碳关税侵蚀行业利润空间,哪些行业格局将受到影响?.10 科技碳中和投资:关注新能源上游、果链及通信三大赛道科技碳中和投资:关注新能源上游、果链及通信三大赛道.11 方向 1: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上游电子元器件迎来高速发展期.11 方向 2:抓住果链 ESG 领先企业长期竞争力及估值提升机遇.12 方向 3:关注能源结构转型带动储能、能源互联网、风电产业链高增长.13 电子制造业碳中和观察电子制造业碳中和观察.15 电子碳中和实践:品牌厂是碳中和领头羊,五大支柱助力净零目标达成.15 低碳设计:基于再生材料等创新,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15 能源效率:从建筑设计出发,减少工
3、作场所与供应商能源使用.16 可再生电力:运营、产品制造和使用将均 100%由清洁能源供电.17 直接减排:改进产品制造流程工艺、改变运输方式、改用低碳燃料.17 碳清除:投资气候解决方案,协助恢复自然环境.18 从动机出发,看我国供应链绿色转型驱动力.18 我国电子制造业脱碳所处的阶段:能效提升和电气化是短期驱动力.23 电子制造业脱碳要怎么做?制造业绿色转型行动框架.24 通信行业碳中和观察通信行业碳中和观察.26 电信运营商碳中和实践:可再生能源替换+能源利用效率提升.26 利用长期电力购买协议+自主发电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替换.26 智能冷却/储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助力能源使用效率提升.2
4、8 利用能耗监控系统实现节能减碳.29 数字 SIM 卡/循环经济平台等其他创新实践.29 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1:关注高成长的热管理赛道.29 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2:关注电网数字化升级下的投资机遇.32 电信碳中和投资机遇#3: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助力海缆高确定性增长.34 3 出行行业碳中和观察出行行业碳中和观察.36 出行行业碳排放迫在眉睫.36 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6 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环节拆分.36 结论#1:单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纯电动常规混动插电混动汽油柴油.37 结论#2:中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A 型车/油车仍是碳排放主体.38 节碳路径:能源结构调整与生产效益优化.
5、38 行业:能源结构转型电动化为主,燃料电池/太阳能等为辅.38 公司:头部车企的生产创新和光伏能源利用.39 4 迫在眉睫的科技行业碳中和迫在眉睫的科技行业碳中和 展望展望 2060 年,我们认为社会将沿着人类永生、元宇宙和星际文明三个维度演进:年,我们认为社会将沿着人类永生、元宇宙和星际文明三个维度演进:1)追求永生是推动人类进步进化的动力之一,未来基于脑机接口、纳米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有望继续延长人类寿命,直至实现永生;2)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延续,是人类数字化迁移的下一步;3)移民火星的直接意义在于为人类文明留下一个“备份”,全球运载火箭技术不断突破,火星移民、深空探索终将实现。我们认
6、为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我们认为以碳中和为终极目标的能源革命是平衡经济发展和人类在地球长期生存下去的重要要支点支点。一方面,碳中和将重塑经济发展路径,减少排放就是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并且有利于减轻能源进口依赖,因此,能源和制造业脱碳逐渐构成欧盟等能源输入地区以及中美等能源消耗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另一方面,逆全球化风潮四起,但在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面前各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气候问题成为推动国际合作的有益力量和关键抓手。科技行业科技行业将利用价值链和技术杠杆,成为碳中和进程的关键加速器将利用价值链和技术杠杆,成为碳中和进程的关键加速器。在变革历程上,短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