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4-4目录目录1.三元前驱体行业介绍2.三元前驱体行业格局走向集中3.一体化布局正在成为新的护城河4.一体化有望打开三元正极产业链的降本路径1.三元前驱体行业介绍2.三元前驱体行业格局走向集中3.一体化布局正在成为新的护城河4.一体化有望打开三元正极产业链的降本路径-5-5u 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的前端材料,本质上具备加工属性。三元前驱体是三元正极的前端材料,本质上具备加工属性。u 行业定价模式为成本加成,即原材料+加工费行业定价模式为成本加成,即原材料+加工费。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1、原材料资源、成本掌控能力。2、产品技术随下游电
2、池厂要求的迭代能力。一、三元前驱体行业介绍一、三元前驱体行业介绍-6-6u 前驱体直接决定正极材料关键理化指标,影响电池核心性能参数。前驱体直接决定正极材料关键理化指标,影响电池核心性能参数。三元前驱体的性能参数,如杂质含量、粒径大小和分布、比表面积和形貌、元素配比等直接决定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从而作用于锂电池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核心电化学性能。行业壁垒:行业壁垒:厂商需根据下游客户对其锂电池产品的性能要求定制前驱体,不同前驱体产品的工艺参数存在差异化,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较难突破关键工艺技术。资料来源:GGII、招商证券-7-7u 三元前驱体的制备采取三元前驱体的制备采取共沉淀湿法工
3、艺共沉淀湿法工艺。将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配制成一定摩尔浓度的混合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配制成一定摩尔浓度的碱溶液,用一定浓度的氨水作为络合剂,为避免金属离子镍和锰被氧化,再加入惰性气体氮气。反应浆料经过过滤除杂进行搅拌、洗涤、干燥得到三元前驱体。核心设备:核心设备:反应釜是核心设备之一。有多种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高性能三元前驱体需定制化反应釜定制化反应釜,头部企业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同样形成技术壁垒。资料来源:SMM锂电、招商证券-8-8u 区别于正极的高温固相的火法工艺,高温固相的火法工艺,前驱体采用湿法湿法。两种工艺的差别使得两个环节不存在明显协同性,因此正极企业不会大规模进入前驱体行业
4、,少数有前驱体产能企业仅有容百科技、长远锂科。三元前驱体生产流程三元正极生产流程三元前驱体生产流程三元正极生产流程资料来源:中伟股份招股说明书、贵州振华新材、招商证券-9-9u 在动力电池各个材料环节中,前驱体、正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基本在85%以上。在动力电池各个材料环节中,前驱体、正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基本在85%以上。前驱体较高的材料成本占比,使得向上游布局一体化产业链,将获得显著成本优势。同时金属资源一体化将加强对供应链的保障力度,以支撑产能的大规模扩张。电池材料环节原材料成本占比情况电池材料环节原材料成本占比情况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商证券 注:采用各环节上市公司均值0%10
5、%20%30%40%50%60%70%80%90%100%2019年2020年2021年正极前驱体结构件隔膜负极电解液-10-10u 前驱体厂商对原材料端的布局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前驱体厂商对原材料端的布局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中伟在市占率上领先优势明显,但格林美、华友等厂商盈利能力要强于中伟,主要系格林美、华友在电池回收端、资源冶炼端已有布局。芳源在2018年至2020年,主要利用氢氧化镍、硫酸镍、硫酸钴等粗制镍钴原料生产三元前驱体,后与松下合作方式改变采用镍豆、钴豆酸溶进行生产,损失部分冶炼端收益,导致毛利率下滑。前驱体厂商毛利率情况前驱体厂商出货情况(万吨)前驱体厂商毛利率情况前驱体厂商出
6、货情况(万吨)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招商证券 注:采用各环节上市公司均值10%12%14%16%18%20%22%24%26%28%2019年2020年2021年格林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芳源股份帕瓦股份02468101214162019年2020年2021年格林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芳源股份帕瓦股份-11-11u 成本加成模式使得前驱体单环节盈利天花板有限。成本加成模式使得前驱体单环节盈利天花板有限。经估算,前驱体厂商加工费均值普遍在2万元/吨附近。通常高镍、海外客户加工费更高。随着企业高镍产品占比的提升,盈利能力可能会提升。由于下游降本需要,加工费存在年降的情况,仅凭前驱体环节的加工费,厂商较难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