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 数字化转型指数研究报告 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电子商务协会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新服务研究中心 二 0 二二年六月 2 报告指导报告指导 韩冬梅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院长 夏杰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新服务 30 人论坛轮值主席 陈晓明 上海市商务委电子商务处处长 孙雪飞 上海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沈一峰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 研究团队研究团队 娜 日 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副教授,兼任数字商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曾庆丰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艳
2、红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如一 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恒智 上海商学院数字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瑞东 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主任 薛 艳 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资深专家 王 越 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资深数据工程师 3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必须拥有各个方面的转型能力后,才能顺利完成转型过程。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运营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47%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入驻天猫、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81%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入驻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58%的老字号餐饮品牌通过自建微信
3、小程序商城实现线上销售;12%的老字号餐饮品牌通过自建 APP 商城实现线上销售。营销渠道创新成为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几乎所有的老字号餐饮品牌都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创建账号。54%的老字号餐饮品牌还会借助国际进口博览会及其他展会等渠道开展营销;35%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借助小红书、B 站、喜马拉雅等内容平台宣传老字号品牌文化。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大多具有数字化转型意识。56.5%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34.8%的老字号餐饮品牌正在考虑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8.7%的老字号餐饮品牌没有考虑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连锁经营水平不高。截至 2021
4、 年 10 月,线上门店数超过 10 家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占整体品牌数量的 33.3%。线上门店数超过 5 家的“老字号”品牌占整体品牌数量的 40%。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赋能效应凸显。截至 2021 年 10 月,40%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在线销售实现了正增长。沈大成、鲜得来、功德林、王家沙成为 2020 年和2021 年连续两年实现在线销售正增长的老字号餐饮品牌。中高龄人群是主要在线消费主体,银发消费者人群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三年,30-50 岁的中高龄在线消费人群平均占比约为 73%。2020 年银发消费者的订单数4 增长率为 18.83%,2021 年的增长率为 26.55%,呈现
5、快速增长趋势。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客单价提升,银发人群客单价最高,年轻消费群体客单价最低。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提升消费体验应该成为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富贵酒楼、小绍兴、杏花楼成为最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老字号餐饮品牌。这些老字号餐饮品牌积极开展数字化创新,各具特色,对年轻消费人群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上海老字号品牌数字化转型指数排名前七的依次为大富贵、德兴馆、杏花楼、功德林、上海老饭店、新雅、鲜得来。数字战略力排名前五位的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依次为德兴馆、上海老饭店、新雅、大富贵和杏花楼。德兴馆成为最强数字化转型战略力的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组织力排名前五位的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依
6、次为大富贵、小绍兴、鲜得来、王家沙和杏花楼。大富贵成为最强数字化转型组织力的上海老字号品牌。数字品牌力排名前五位的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依次为大富贵、功德林、德兴馆、杏花楼和鲜得来。大富贵成为最强数字化转型品牌力的老字号品牌。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应该从数字战略力、数字组织力和数字品牌力三个层面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重构组织框架、强化数字基础建设、重视内容赋能、重视数字宣传渠道、重构品牌与用户关系、构建餐饮柔性供应链、重视老字号餐饮品牌数字人才培养。5 前言 老字号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稳定的消费群体,在我国服务业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老字号品牌企业面临着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