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持续发展 破局企业增长升维难题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5内容指导: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内容出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1|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5中国“双碳”目标正在重塑产业发展格局。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正在倒逼全产业链构建低碳新生态。当碳中和进程步入深水区,中国企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实践革命。当前低碳转型进程正面临多维度的挑战与考验。在外部环境层面,国际经贸格局的深刻调整与日趋严格的碳约束政策,正在重塑企业的经营环境与发展路径;在国内环境层面,许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战略、技术等诸多矛盾和挑战。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转
2、型道路上需要突破的关键节点。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系列报告见证了企业绿色转型的认知演进与实践深化。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1开启了碳中和时代的认知启蒙,帮助企业在迷茫中确立行动方向;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3捕捉到行业减碳意识的整体跃升,为转型中的企业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与商业价值共赢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4则进一步升级为战略视角,系统构建了碳中和的实施框架。如今,“低碳转型是新的发开篇展机遇”已经成为产业共识,企业正在重塑低碳经营模式,在转型的赛道中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深入解析这些转型先锋的创新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施耐德电气
3、商业价值研究院主导下,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作为内容出品,共同完成了可持续发展 破局企业增长升维难题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5。报告中汇聚多位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的实践洞察,融合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聚焦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真实挑战与创新突破。我们选取了四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水木明拓、舜宇光学科技、沈阳微控、科兴电器。通过对这四家典型企业的深度调研,我们梳理出可复制的转型经验:从战略规划到技术落地,从重点突破到生态协同。这些优秀的企业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正在从“学习者”成长为“创新者”。他们的案例生动展现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差异化路径。报告中的方法论和案例都源于实践,旨在为企业
4、决策者提供可落地的行动框架,而非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我们期待在未来,每一个低碳实践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每一次转型突破都是对发展模式的革新。*本报告中案例排序依照采访时间先后顺序为准开篇专家观点01目录 CONTENTS当碳中和进程步入深水区,中国企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实践革命。企业实践0306151020水木明拓付小龙:以数字化技术破解绿氢应用难题舜宇光学科技王文杰:ESG 战略升维,以“无形资产”思维重构光学行业低碳竞争力沈阳微控李文东:变革时代的企业,要主动创新发现蓝海科兴电器姚海明:减碳要树立合作开放理念,发挥生态力量25尾篇尹海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是一场更全面的较量3|碳中和及可
5、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5尹海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是一场更全面的较量面对全球碳中和浪潮,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清洁能源为例,国家能源局在 2024 年 10 月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 7 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12.06 亿千瓦。提前 6年完成 十四五 规划目标,这标志着中国在清洁能源规模应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企业正在从传统的能源消耗者,转变成“减碳主角”,在这场“双碳”战役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我们也观察到,在转型的路上,企业仍面临认知偏差、技术不足与生态割裂的挑战,他们究竟需要哪些关键能力来应对这一变革?为此,我们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 ESG 研究院执行院长
6、、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尹海涛,深入剖析了双碳目标下企业转型的困局,不仅在战略高度提出了解决方案,更分析了报告所选取的四家企业在技术突破、战略创新与生态重构的实践,探索企业在低碳转型中的成功路径。尹海涛上海交通大学 ESG 研究院执行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4|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 2025这些实践验证了低碳转型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力,为低碳技术的投资奠定了基础。然而,认知升级只是第一步,撬动低碳转型的杠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第二,以技术创新破解转型难题尹海涛指出,企业想要实现低碳转型目标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但通过技术的应用实现节能一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的。“根据我看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