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字船舶白皮书 2025 概念内涵、技术架构与行动方案21目录前 言1第一章船舶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和应用的现状21.1政策与标准层面,顶层设计高瞻远瞩与落地实施步履维艰21.1.1国家战略密集落地,呼唤行业级解决方案21.1.2国际规则加速演进,行业贡献度亟待提升21.2产业实践层面,点状突破卓有成效,但体系化贯通任重道远31.2.1行业组织积极探路,共建共治初步形成共识31.2.2行业领先企业内部挖潜,实现有限协同31.2.3数据底座雏形初显,但尚未成为公共产品31.3数据割裂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最大障碍和核心挑战41.3.1技术性障碍:数据定义和标识不一致,数据流通不畅41.3.2生态协同
2、障碍:机制建设落后于数据应用需求41.3.3国际政策环境复杂:数据跨境流动面临合规性挑战4第二章数字船舶的概念和内涵52.1数字船舶的概念和内涵52.1.1数字船舶的概念52.1.2数字船舶的内涵62.2数字船舶关键技术和相互关系82.2.1数字船舶关键技术82.2.2由关键技术构成的数据治理框架102.2.3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102.3数字船舶的构建愿景与目标112.4数字船舶的重要作用12第三章数字船舶的技术架构143.1技术架构总体设计原则143.2数字船舶分层技术架构143.2.1数据采集层143.2.2协议交换层15数字船舶白皮书 2025 概念内涵、技术架构与行动方案21前言纵观全
3、球工业格局,一场由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正在席卷每一个角落。从航空航天到智能网联汽车,从智慧城市到精准医疗,数据要素已成为重塑产业规则、定义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变量。反观全球航运业,这个承载了超过80%的世界贸易、维系全球经济的运输方式,在经历了风帆、蒸汽、内燃机的百年演进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效率瓶颈与转型阵痛。而船舶,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其设计之精妙、建造之复杂、运营之艰险,无不凝聚着极致的智慧,但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仍然举步维艰。在安全为本、效率为王、绿色为先的新时代,传统的规模化竞争态势正在被重构。决定未来竞争优势的,是船舶能否从诞生之初就拥有完整的数字基因,其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是否可以在安
4、全、可信的规则下自由流动,持续赋能,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然而,现状是,我们的行业仍被禁锢在数据孤岛中,宝贵的造船和航运数据在漫长的产业链中断裂、沉寂,无法形成驱动创新的合力。数据的割裂,意味着价值的湮灭。它直接导致了高昂的协同成本、令人遗憾的决策滞后、被浪费的能源以及被放大的安全风险。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深层的机制性问题:数据交换困难、数据权属不清、信任机制缺失、利益分配模糊。传统的修修补补已无力回天,我们需要的是一场彻底的范式革命。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痛点,催生了“数字船舶”的概念。本白皮书不是一份停留在畅想层面的技术报告,而是面向整个造船和航运业的一份行动宣言和系统解决方案。本白皮书明
5、确提出“数字船舶”的完整概念与核心内涵:它是以统一语义为基础,以唯一数字身份为标识,以模型为载体,集成设计、建造、运营、拆解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核心数据集,并依托权威数据源注册体系与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数据跨主体安全交换的船舶数字实体。语义、标识、模型、权威数据源、数字主线、可信数据空间等六大关键技术,共同构成了破解当前数据割裂困局的技术方案。本白皮书将系统性地阐述支撑这一概念的四层技术架构,从数据采集、协议互通到平台服务与生态应用,呈现出一条清晰和可行的实施路径。白皮书还将深入剖析典型应用场景,证明数据贯通所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商业模式与产业价值的根本性重塑。最终,本白皮书提出共建生态的实施
6、路线与倡议。数字船舶的宏伟构想,绝非任何单一组织能够独立完成,它需要设计院、船舶建造厂、船东、设备供应商、船级社、监管机构乃至国际社会的共识与协同。通过构建数字船舶这一全球航运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使我们不仅能大幅提升效率、保障安全,使造船和航运更加智能和绿色,更能开创一个协同、透明、共赢的新数字航运时代,让造船和航运继续为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最稳固的支撑。3.2.3平台服务层153.2.4生态应用层163.3关键使能技术163.3.1统一语义构建技术163.3.2数据定义与标识技术173.3.3数据流通使能技术173.3.4数据信任构建与数据安全技术173.3.5“船-岸-云”一体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