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 技术与应用白皮书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2019 年)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2019年年6月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工智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工智 能产业发展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能产业发展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 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 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
2、展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 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随着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演变逐渐完成,移动互联网与智能 手机的创新动力减弱,产业进入了有限创新、有限增长的成熟阶段, 已成型的巨大产能迫切寻觅新的增长点; 人工智能是一种引发诸多领 域产生颠覆性变革的前沿技术,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等应用领域 迅速发展,并逐渐向终端延伸。2018年起,各主流终端厂商的旗舰机 型均引入人工智能元素,通过触屏、摄像头、语音等多种方式,更直 接地满足用户需求,改变其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对移动智能终端行业 的赋能,或成为引发手机产业下一轮技术和创新变革的源动力。国内 外
3、巨头也纷纷看好其融合创新空间广阔, 已争相发力, 加快产业布局。 中国信通院以2019版白皮书为载体, 系统探讨AI在手机上的技术 融合与实际应用情况,对产业链的影响,面临的问题挑战,相应解决 方案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向产业界分享已知,共同推动我国 人工智能和手机融合技术产业迈向新高度。 目 录 一、 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基本态势. 1 (一) 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 . 1 (二) AI 技术趋于实用化,从云侧向端侧延伸 . 4 (三) AI 与手机融合创新空间广阔,手机企业加快布局 . 5 (四) 明确 AI 手机定义,将促进产业生态良性发展 . 6 二、 AI 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趋势 .
4、 7 (一) 端侧异构芯片加速升级,支撑 AI 专用计算力需求 . 7 (二) 智能化传感器件逐步成熟,推动感知交互技术创新 . 10 (三) 端侧 AI 框架和算法迭代创新,提供应用加速能力 . 11 (四) 5G 网络技术逐步走向商用,极大拓展 AI 应用场景. 15 (五) AI 丰富智能手机应用场景,极大繁荣应用生态. 17 三、 AI 对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影响 . 18 (一) 手机芯片产业 . 19 (二) 关键元器件产业 . 20 (三) 手机软件产业 . 22 四、 我国智能手机 AI 技术与应用发展情况. 24 (一) 我国终端产业对 AI 技术的应用已较为成熟 . 24
5、(二) 手机厂商加快 AI 技术布局 . 25 (三) 算法企业深化手机场景能力 . 26 五、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6 (一) 底层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布局有所不足 . 27 (二) 手机智能化能力标准与规范尚需完善 . 27 (三) 手机与 AI 的结合带来安全与监管新挑战 . 28 六、 未来发展与展望. 30 (一) AI 芯片开始从高端向中低端普及 . 30 (二) 算力、通信等基础能力提升,打造 AI 终端生态体系 . 30 (三) AI 终端多领域融合,向垂直行业渗透 . 31 (四) 软件框架降低使用者技术门槛,扩展 AI 终端创新群体 . 31 手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6、2019) 一、 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基本态势 (一)(一)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市场趋于饱和 从市场规模来看,智能手机市场进入滞涨期。据 IDC 统计数据显 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5 年达到峰值,之后出现放缓趋势。 201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0.1%,2018 年前三季度出货量 达到 10.3 亿部,较 2017 年下滑 2.9%。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 4G 市 场趋于饱和,5G、AI 等新技术尚未成熟,新的市场需求刺激不足导 致换机周期拉长,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六个月负增长,市场呈现 加速下滑态势。 数据来源:IDC 统计数据 图 1 2012-2018 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