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 年)第一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再生资源是对原生资源的有效替代和有益补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能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要求科学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银川市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 60 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之一,2022 年入选生态环
2、境部发布的“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2024年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2025年入选商务部发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基础扎实、前景广阔,也极为迫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2-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相关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 年)。二、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范围为银川市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两县(永宁县、贺兰
3、县)一市(灵武市)。三、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 20242030 年。四、规划对象本规划所称的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本规划中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业态包括各类主体通过城乡回收站点、区域中转站、分拣中心等回收网点从事再生资源收集、中转、分拣、转运集散等回收过程的经营活动,以及提供与再生资源回收相关的信息、商贸、资金、技术等服务活动。第二章 规划基础一、行业现状(一)(一)回收行业总体情况回收行业总体情况近年来,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已摒弃“收进来,卖出去”-3-的传统模式,引入分拣设备和预
4、处理设施进行专业化回收,废旧家电精细化拆解技术、废塑料智能分拣破碎回收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已从小到大,从简单回收到精细分拣和综合利用,由分散到集中转变并初显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二)(二)回收体系建设情况回收体系建设情况在创建“无废城市”和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推动下,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城乡回收站点为基础、以分拣中心及集散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回收网络;建成中转、分拣、打包、仓储回收能力,与后端加工利用体系实现有效对接。(三)(三)回收行业规模情况回收行业规模情况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覆盖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
5、废纸、废玻璃、报废机动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八大主要品类,回收总量逐年增长。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和废纸回收量分别居前三位。(四)(四)回收经营主体情况回收经营主体情况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 2024 年末,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分布在灵武市和兴庆区,其中灵武市占比超过四成,银川高新区被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逐步形成集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态势。(五)(五)再生资源主要品类流向情况再生资源主要品类流向情况银川市废钢铁在自治区内本地转化率低,大部分流向山西、河北等地区;废铝主要流向区内本地企业及内蒙古、陕西等地铝-4-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由本地回收后基本销往区外纸厂、
6、塑料加工和玻璃制品等加工利用企业。二、存在问题(一)(一)回收体系不够完善回收体系不够完善银川市回收站点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城区多以垃圾回收站为主,农村覆盖率较低,再生资源的投放渠道不畅通。分拣中心少且类型不全,区域中转站布局不足,亟需加强再生资源的分拣和转运能力建设。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缺乏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引,回收站点“脏乱差”“小散乱”现象突出,分拣中心设施设备和管理落后,不能匹配日益增长的再生资源规模化回收、精细化分拣需求。(二)(二)行业主体参差不齐行业主体参差不齐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注册资金普遍在 100 万元以下,高度分散、各自经营、规模微小的特征明显,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示范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