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助力海岛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5G-AR 眼镜在海岛急救体系中的应用浙江普陀医院邵伟2025年5月24日浙江普陀医院地理位置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面 积672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58.6平方公里)岛 屿全区共有大小岛屿743.5个,有人居住的有45.5个人口常住人口38.55万、流动人口约15万医疗机构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7家,其中公立医院2家,基层医疗机构112家(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家、村卫生室47家),民营医院5家,个体诊所68家,其他医疗机构55家。普陀区情1917191719541917年因沈家门霍乱流行,邑人刘寄亭等捐款创办“时疫医院”,后更名
2、为“存济医院“1954年县政府接管后更名为“普陀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6年5月改称为“普陀县人民医院”1987年普陀撤县改区,更名为“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1997年2月通过二乙评审2006年1月通过二甲医院评审198720132013年搬入东港新院区2014年1月通过三乙医院评审2016年11月通过JCI认证20222022年8月通过三乙医院复评医院历史项目数据建筑面积91,092平方米开放床位807张职工人数1250人(高级职称246人)门急诊人次131.5万/2024年出院人次3.7万/2024年医院规模微创医疗微创医疗无痛无痛医疗医疗健康产业健康产业介入医疗介入医疗全市唯一的三级乙等
3、综合性医院。已建成消化内科、眼科、内分泌科、普外微创等多个省市级重点学科。能熟练开展腔镜下肝癌根治术胰腺癌Whipple手术、食管癌根治术、颅内血管介入术等各类高难度手术及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等微创手术。战略计划l 普陀区为全省首批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区l 医共体以普陀医院为牵头单位,六横分院和10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101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成员单位。分布在9个海岛上。目前一体化管理率为100%。l 融合基础:2004年普陀人民医院、普陀第二人民医院合并2007年普陀人民医院与中医院整体合并2014年1+x项目2015年以来的下派院长机制多年来技术层面精准支持多
4、家医共体分院普陀医共体目录0102030405普陀医共体地理特点海岛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海岛地区“海陆空”三位一体急救体系5G-AR 眼镜在海岛急救体系中的应用5G-AR 眼镜应用的拓展和展望普陀医共体地理特点 群岛型医共体,岛屿众多,交通不便,急救资源的调配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难度较大。海洋大区,陆地小区,常住人口38.55万、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六横、桃花等大岛,小岛人口较少,且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比例35%)。旅游旺季外地游客众多,人流量很大。东海有大量渔业作业的渔船渔民,有海上石油平台作业人员。气候特点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春夏多雾,夏秋多台风,冬季常有大
5、风。平时海上风浪较大(无风三尺浪)。上述气候特点对海岛急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和困难。海岛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的痛点和难点 交通不便:海岛之间交通依赖船舶,遇到恶劣天气或夜间,交通受限,急救车辆和人员难以及时到达,上转受阻,延误救治时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核心医院急救资源集中,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设备和专业人员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偏远海岛的急救需求。海岛医共体急救体系建设的痛点和难点 信息沟通不畅:医院专家无法即时直观了解急救现场情况。海上石油平台距离本岛远,医疗保障能力弱:东海渔场渔船病患急救困难,运送慢。海岛、海面患者转运距离远,时间长,护送的医护独立处置危急情况能力相对弱,患者转运风险高。基层医护人
6、员缺乏急救技能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应对复杂的急救情况。电话,微信普陀医共体“海陆空”三位一体急救体系石油平台等海上作业渔船住人海岛所有成员单位范围覆盖:普陀医共体“海陆空”三位一体急救体系陆:救护车院前急救海:包船机制,渔政船救援机制空:直升机救援转运机制(普陀医院-中信海直率先实施;舟山市应急局);救援范围包括海岛、海上石油平台等010102020303“海陆空”三位一体普陀医共体“海陆空”三位一体急救体系急救流程海陆空无缝对接(流畅的联络机制、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岛-海-陆”和“岛-空-陆”医护全程护送)5G-AR眼镜在急救体系的应用:实时会诊、院前急救处置的实时指导、海岛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