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 券 研 究 报证 券 研 究 报 告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产业研究产业研究 锂电池锂电池 2025 年年 09 月月 14 日日 周期行业产业月报(2025 年 9 月)锂电池产业链锂电池产业链概览概览-2025 年第年第 1 期期 全球电池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全球电池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2025 全球新能源汽车展望公布的数据,2024 年,全球电池需求首次突破 1TWh,电动汽车占比超过85%,电池包平均成本降至每千瓦时不足 100 美元,达到与燃油车竞争的关键成本区间。受益
2、于矿价回落和制造效率提升,全球电池产能已达 3TWh,预计未来五年仍有望再翻两倍。产业正在由区域性小规模市场转向全球化、规模化,技术路线趋于标准化,行业整合与供应链重构成为大趋势。上游上游资源:资源:锂:锂:根据窦立荣等全球锂资源分布、产业现状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国际锂盐生产市场上,美国的雅宝公司(Albemarle)和 FMC 公司、澳大利亚的泰利森锂业(Talison Lithium)、智利的 SQM 公司联手掌控了全球大约 90%的市场份额。在近年资本投入的推动下,BCG 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 年全球锂资源勘探开采规模将逐步提升至约 260 万吨碳酸锂当量。镍:镍:根据华友钴业
3、2024 年年报援引融智有色的数据,2024 年全球镍供给量为 374万吨,同比增长 2.75%,增速有所减缓。全球镍市场整体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但过剩幅度明显收窄。年内镍价呈现冲高后回落的走势。钴: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24 年全球钴矿总产量约为 29 万吨,比 2023 年的 23.8 万吨增长了约 21%,其中刚果(金)仍然是绝对主力,产量从 17.5 万吨提升至 22 万吨,占比超过全球的四分之三。印尼的增长同样突出,从 2023年的 1.9 万吨增加到 2024 年的 2.8 万吨,显示其在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工艺推动下,正在快速崛起为新的重要供给国。相比之下,澳
4、大利亚、美国、马达加斯加等国的产量在 2024 年有所下降,体现出部分矿山产能收缩或资源开发节奏放缓。洛阳钼业(CMOC)、嘉能可(Glencore)和欧亚资源集团(ERG)是刚果(金)钴生产的龙头厂商。洛阳钼业收购的铜-钴矿床 KFM 已经在 2023年投产,使得龙头厂商的钴产量占刚果(金)钴出口的份额呈现扩大趋势。根据国际钴业协会发布的2024 年钴市场报告中的数据,2024 年,这三大生产商的供应量已占刚果(金)钴出口的 85%,而非主要生产商的供应量预计在 2025 年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中游材料:中游材料:正极材料正极材料:生产投资规模大、工艺流程长、技术含量高,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市
5、场份额、资金实力是其行业竞争力和下游客户采购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据 BCG 分析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数据,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格局相对集中,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占约 70%。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日韩,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技术快速提升,赶超日韩成为全球第一大负极生产国。根据 BCG 分析的数据中国约占全球产能份额的 80%。伴随欧美围绕材料本地化的相关政策出台,预期 2025 年亚太地区产能占比将从目前的 99%下降至 95%,欧美预计从中国手中分走约 5%的市场份额。隔隔膜膜: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约占总成本的 10%,不但是技术壁垒最高、研发挑战最大的部分,也是附
6、加值最显著、资本投入最为密集的环节。电解液:电解液:EVTank 数据显示,中国电解液行业 CR10 由 2023 年的 90.2%下滑到 2024 年的 87.9%,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下游应用:下游应用: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的优势,已成为中低端乘用车、商用车以及储能领域的主流选择,相较之下,三元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仍然在高端乘用车和长续航车型中占据重要地位,满足豪华品牌和长途出行需求,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全球风电与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持续攀升,表前储能在调峰调频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结合工商业储能、数据中心储能等表后应用的广泛推广,共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