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任泽平团队导读导读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更是房地产发展的根基。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行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2017 年推出的房地产周期专著成为超级畅销书。2019 年我们推出的中国人口大迁移:3000 个县全景呈现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全网阅读量超 1 亿。本文我们改进了之前的判定体系,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县级人口数据更新,在探讨多维人口指标的基础上,全景呈现全国近 3000 个县的人口大流动大趋势。摘要摘要一、中国一、中国 30003000 个县人口流动格局:个县人口流动格局:1 1)地
2、区层面,)地区层面,1978-20101978-2010 年从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的人口以劳动力为主,中西部留年从中西部迁往东部地区的人口以劳动力为主,中西部留守儿童现象较明显。守儿童现象较明显。20102010 年以来,部分人口回流中西部,东部地区面对用工压力主动推年以来,部分人口回流中西部,东部地区面对用工压力主动推进大学毕业生进大学毕业生、技能人才等外来人口本地化技能人才等外来人口本地化,小学生增速明显加快小学生增速明显加快,东北地区人口加速流东北地区人口加速流出。出。2 2)分线城市层面,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持续大幅流入,三线稍有流入,四线基本平)分线城市层面,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持续大幅流
3、入,三线稍有流入,四线基本平衡衡,五六线持续净流出五六线持续净流出。2010 年后,一二三线城市外来人口日趋本地化,分线城市小学生数增速的梯度分化更为明显。2010-20202010-2020 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为年,在全国小学生数年均增长为 0.7%0.7%的背景下的背景下,一二三线城市小学生数年均增速分别为一二三线城市小学生数年均增速分别为 3.8%3.8%、4.7%4.7%、2.4%2.4%,而四五六线城市小学生年均,而四五六线城市小学生年均增速分别为增速分别为 1.3%1.3%、-0.5%-0.5%、-1.0%-1.0%,分线城市增速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扩大到 5.7 个百分点。
4、3 3)从重点城市看从重点城市看,2010-20202010-2020 年重点城市常住人口有不同程度增长年重点城市常住人口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其中 3737 个重点个重点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较城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较 2000-20102000-2010 年提高年提高 0.10.1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二、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二、哪些地区人口在流入,哪些在流出?1 1)中国人口流动已从四六分化走到二八分化,表明人口流动越来越集聚化。)中国人口流动已从四六分化走到二八分化,表明人口流动越来越集聚化。扣除数据缺失导致难以识别的 10 个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呈上升态势,2000-2010
5、 年、2010-2020 年分别为 1375、1676,占比从 63.9%增至 77.9%;人口流入地区个数下降,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为 776、475 个,占比从 36.1%大幅降至 22.1%。2 2)人口流出地区方面,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人口流出地区方面,分地区看,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 66%66%增至增至 90%90%,东部地区从东部地区从 58%58%增至增至 69%69%,中部地区从,中部地区从 67%67%增至增至 84%84%,西部地区从,西部地区从 65%65%增至增至 77%77%。从行政建制看,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从 20%增至
6、 30%,县级市从 63%增至 76%,建制县从 73%增至 88%,上升幅度最为显著。分线看,一、二线城市均无人口流出地区,三线城市从 18%降至 15%,四线城市从 45%增至 57%,五线城市从 71%增至 83%,六线城市从 69%增至 86%。3 3)人口流入地区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人口流动更加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人口流入地区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人口流动更加大城市化和都市圈化,2 24 4个个 10001000 万人以上大都市圈对全国人口增量的贡献率持续超万人以上大都市圈对全国人口增量的贡献率持续超 80%80%。二是在原有产业优势明。二是在原有产业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