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张浩楠、崔丽敏、韩笑、张宝馨、袁雨周、纪寒喆绿色和平:郭诗语、谢雯雯、高雨禾、王昕楠、张凯、何婧感谢以下专家对本报告的帮助(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周景宏长春工程学院曹嘉涵、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刘琦麟、马倩儒、石凌菲、王宇宁、雍容、薛小康绿色和平吴婧涵本报告为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北京办公室(以下简称“绿色和平”)于环保公益工作中形成的资料。阅读本报告即表示您已阅读、理解并接受下列著作权和免责声明条款的约束。请认真阅读。本报告由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基于在上海市取得的临时活动备案共同发布,除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内所有内容(包括文字、数据、图表)的著
2、作权归绿色和平所有。本报告仅作为环保公益和信息分享目的使用,不作为公众及任何第三方的投资或决策的参考,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亦不承担因此而引发的相关责任。本报告中的数据、模型及结论可能存在局限性,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不对报告中所含涉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担保。本报告依据电力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国家政策目标导向、地方电力规划和电力资源协同趋势,分情景对分行业电力需求和各类电力资源部署进行前景展望,以充分考虑未来电力供需的多种可能性,结果并不代表对未来趋势的准确预测,但可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著作权及免责声明致谢研究团
3、队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电是目前中国的主力电源,肩负着“保供电、促转型、增动能、提质效”等多项重任,预示着中国的煤电转型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中将独树一帜,不能盲目照搬别国经验,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只能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以高效合理的方式发展我国的煤电,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煤电低碳转型。“十四五”期间,我国用电需求高增长、新能源跃升式发展、短时电力安全问题突出,煤电一方面由电量型电源逐步向调节型电源转变,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拉动和短期保供压力等多重因素下,煤电建设出现“回潮”趋势,反映出煤电在保障我国电力供给安全稳定和维护能源安全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五五”是我国迈向
4、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窗口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冲刺期和碳中和进程的攻坚期。在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阶段,煤电如何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赋能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对此,由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等机构联合组成团队,聚焦“十五五”期间煤电定位及转换节奏、电力发展前景、电力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以及促进煤电加速转型方案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做的报告采用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模型,综合考虑20252035年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目标和全国层面的电力供需形势,设定四种电力转型的发展情景,量化煤电发展空间,并从统筹电力系统近中期减排目标与高比例
5、新能源系统调节需求的角度设计煤电转型路径。专家荐语刘满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研究员朱松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研究员气候危机已经与我们如影随形。根据巴黎协定(以下简称协定),要实现协定所规定的长期目标,本世纪下半叶全球应该实现温室气体源排放与汇吸收的平衡(所谓“净零排放”)。在全球走向“净零排放”的道路中,能源部门(能源生产、加一是对当前我国煤电发展及转型状态“把脉”比较准确报告采用结构分析以及原因分析法,对“十四五”期间煤电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煤电电量增长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让人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近中期煤电发展空间分析预测方法科学合理对于未来我国能源
6、结构的预判,社会上有很多机构都在做。关键是分析预测的立场是否站在中立的角度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假设条件是否全面;模型选择是否合理等。本报告设定4种电力发展情景进行预测,并综合安全保供、减排成效和经济可行性三重考量,认为采用高能效电气化下高速部署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路径电力部门低碳转型效率最好,即“十五五”年均电力增速为2.8%、2030年风电和光伏装机达到31亿千瓦、新型储能达到2.7亿千瓦等。此情境下,煤电发电量峰值有望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之内,同时电力部门将在2025年迎来52亿吨碳排放峰值并进入峰值平台期。三是提出的政策建议针对性强,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涉及两大部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