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能源转型视角的区域能源规划及能耗管理平台建设,天津市建筑设计院Tianjin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尹宝泉 绿色建筑技术研究院,绿色建筑机电技术研发中心2019年8月27日,目 录一、城市能源转型与区域能源规划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规划设计案例分享三、城市精细化管理下的建筑用能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大加速 45亿年 独一无二 爆炸式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来源: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形势,2016年全球城市化率约为51%,一次能源消费占比约达67%,贡献了70%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城市能源利用水平是城市
2、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已成为能源转型的主战场,能源变革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强引擎。,城市能源转型需要努力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实现更多的城市经济增长和更少的污染物排放”。从能源转型的视角来看,消费侧的节约高效、生产侧的清洁低碳,同等重要。,城市与能源,目标 构建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排放总量的双控制,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助力绿色城市建设。路径 构建清洁低碳、多能互补、智能互动的城市能源供给格局、全面提升能源系统供应效率和质量。改革城市能源管理体系,提升城市能源规划、建设、运行的协调管理能力。,城市能源转型,过去,作为城市能源的三大规划,电力规划、燃气
3、规划和热力规划是分别制定的。这是从能源供应的角度上来考虑,主要思路是加大供给,保障需求。但是用户侧在使用一种能源满足需求的时候,自然会减少对另一种能源的需求。城市能源转型,将从需求侧出发,需要在城市规划伊始就有一个综合规划,统筹电力、燃气、热力、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城市能源转型,区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来源:伍小亭,王砚,宋晨等,基于暖通专业视角的区域能源系统:概念、规划、设计,暖通空调J,2019,49(1):2-14,24,在区域城市规划的约束下,以保证区域内能源供应安全可靠、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为目标,基于能源资源条件与用户端需求(主要为冷、热、电)特征的能源系统
4、布局与利用。,为什么需要区域能源规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5年发布的城市区域能源:充分激发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潜力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现代化的区域能源体系将贡献全球能源领域减排需求的60%,并减少一次能源消耗达50%。基于区域内特定的终端用能需求,通过对平行运行的能源体系的优化集成,实现品位对应,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多能互补的能源生产、供应与利用,节能潜力远大于单个对象节能改造所具有的节能效果。,区域能源规划的重要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城市规划和能效提升中缺少的中观环节,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区域层面进行统筹;区域范围内使碳减排量达到规模化,实施PCDM;采用IRP,节约资源作
5、为一种替代资源,区域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 上承城市能源战略规划,下启建筑能源系统设计,与控制性规划并重。,基于需求侧的区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区域能源系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种或某几种形式能源由一个“站点”向一个区域的供应,而是一个区域内在特定外部环境下各种形式能源在形式、供应、品位、分布以及利用方式的整合与优化,实现能源的接收、传输、转化和供应。应该回答好以下问题能源生产 分别,还是联产?供应形式 集中?还是分散?能源品位 就高?还是就低?系统规模 多大为好?负荷需求 强度?总量?,区域能源规划及综合能源站设计,区域能源系统规划集中能源站,1.充分利用所在地资源条件,
6、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避免市政资源浪费;2.技术方案符合建筑规划特点,成熟、可靠,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3.通过集约化、专业化降低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基于LCC评价技术方案优劣;4.统筹考虑二次能源(冷热源)生产、输配与末端用户,实现各种能源资源的综合合理配置(能源总线);5.实现区内预期的节能与环境目标。,区域能源规划及综合能源站设计,区域能源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末端用能需求研究(负荷、品位)2.关键问题的早期研究(排放热、设备)3.调峰与蓄能的优化(经济性,形式与容量)4.性能化方法伴随设计方案形成的全过程 方案比选、参数设计、技术经济分析。5.系统方案,为不同地块、不同建筑配置能源、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