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城乡生产力转移发展治理(英国城乡生产力转移发展治理(政策创新政策创新)对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借鉴对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借鉴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中中-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英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贾宁、于立贾宁、于立两个基本情况两个基本情况苏格兰地区乡村人口:30.8%乡村国民总产值:23%威尔士地区乡村人口:32.8%乡村国民总产值:33%北爱尔兰地区乡村人口:37%乡村国民总产值:25.3%两个基本情况局面的形成局面的形成这次城乡生产力转移的动力:影响20世纪60至80、90年代英国城乡制造业转移的要素源于1.产业结构的变化2.工业中
2、心制造业集聚的规模不经济3.住宅选址(工人与企业主的居住偏好)4.劳工问题(工会阻力)、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政府工业区位政策等方面。一、区域经济层面 顺势反应经济层面:经济层面:英国政府的态度:认定其为市场行为,但应顺应市场应顺应市场。推动区域辅助性政策,鼓励生产力向乡村的转移刺激。1.通过援助地区划定进行多种灵活手段的经济援助通过援助地区划定进行多种灵活手段的经济援助(到1980年代政策刺激开始收回)u1963 年 英国首次以自由折旧的形式引入用于设备和机械的投资;u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间,通过高比例的投资赠款激励投资;u1970 年至 1972 年期间,采用了高差额折旧津贴的形
3、式;u1972 年至 1980 年期间,激励政策则采取了区域发展赠款的形式。(1974年 赠款4亿英镑;1976年赠款6.5亿英镑,可获得22%的新增工厂投资补贴)2.成立了成立了1968专门机构专门机构乡村小型工业理事会乡村小型工业理事会:专门负责乡村地区工业发展,进行小额的放贷和拨款进行小额的放贷和拨款,比如(1977/1978)年预算840万英镑;承诺在乡村地区至少每年增加1500个就业岗位;划定了在英国各乡村地区划定了在5个援助范围。1960s划定了一个被称为“触发区”(Trigger Areas)的优先地区,1970 年扩大到“拉动区”(Areas Of Pull),1975年扩大到
4、“特殊投资区”(Special Investment Areas),1977年扩大到“需要区”(Pockets Of Need),1984 年划定了乡村开发区(The Rural Development Areas)197419731968一、区域经济层面 顺势反应二、限制利润从乡村外流1.“英国乡村企业园区”限定条件优惠“英国乡村企业园区”限定条件优惠目前英国政府在审批企业园区的建设中,优先考虑将企业园区设置在小城镇(集镇)等乡村地区。为了鼓励以乡镇为核心的乡村地区与“地方企业合作伙伴”(LEP)之间的合作,设置在乡村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在5 年内申请获得 100%的商业折扣;企业还可以申请
5、资本补贴,支付工厂建设和购买机械的大额投资,补贴额度达到 100%;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增长部分在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增长部分在25 年内只能用于在当地投资年内只能用于在当地投资。2.自愿捐助:自愿捐助:英国旅游委员会和农村事务局在 2001 年制定了“乡村旅游联合战略”(Joint Rural Tourism Strategy),不同于强制性营业收税使商户产生的抵制心理,该战略推行了“自愿付费计划”(Voluntary Charge Schemes),即景区周边餐饮、酒店等服务业每得到一份游客订单就向景区所在乡村捐助一英镑,以此升乡村环境,吸引更多客源。增加的客源又使周边服务业收益,形成良性循环。三
6、、三、应对结构性政策的城乡不公乡村乡村校验校验制度:制度:英国政府在 2002 年颁布“乡村校核”制度,保障乡村地区的利益在国家各项政策实施中不受到侵害,确保乡村地区获得公平的政策和发展的成果,2017 年出台的“乡村校核导则”得到强化并实施至今。乡村校核要求政府各部门在制订各项政策时都必须考虑其对乡村地区可能产生的任何影响。根据乡村校核导则规定: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所制定的 政策对乡村地区的商业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就业、住房、生态环境、社会公平、资金分配的影响。确保能够尽可能满足乡村确保能够尽可能满足乡村地区的需要。地区的需要。政策的调整必须保证公平,即确保乡村地区能够获得相匹配的资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