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银行“补资本”系列专题之二 四大行 TLAC 缺口多大?如何展望 TLAC 非资本债?2022 年 08 月 09 日 在国际监管框架下,我国 TLAC 监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TLAC 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以下简称“G-SIBs”)进入处置程序时,能够通过减计或转股的方式吸收银行损失的各类资本性和债务性工具的总和。2021 年 10 月,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发布,与国际标准趋同,并进行了一些“本土化”调整。根据要求,2025、2028 年起四大行 TLAC 风险加权比率需达到 16%和 18
2、%;TLAC 杠杆率达到 6%和 6.75%。2022 年 4 月,关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明确了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以下简称“TLAC 债券”)的核心要素及发行要求等,TLAC 债券发行提上日程。四大行 TLAC 缺口有多大?19-21 年四大行 TLAC 杠杆率持续高于 6%,暂无额外补充需求;但截至 21 年底,四大行 TLAC 风险加权比率距离监管要求仍有 2-3.5pct 的缺口。基于此,我们动态测算,假设四大行 22-24 年资本工具净融资额保持在 0,则到 2025 年 1 月 1 日前,四大行 TLAC 总缺口约 2.2 万亿
3、元,2022-2024 年平均每年需补充 0.73 万亿元。如何达标?TLAC 债券是重要抓手。从海外市场看,在 TLAC 监管框架提出之后,G-SIBs 发行了大量 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主要包括高级非担保债券及高级非优先债券,并通过“分子策略”和“分母策略”的组合策略提升 TLAC 风险加权比率,目前均已顺利完成两阶段监管指标。展望国内四大行 TLAC 达标之路,考虑到持续存在的归母净利润与 RWA 增速缺口,内源补充预计较为有限,外源补充较为重要。参考海外经验,结合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过往资本工具发行量以及市场承载能力等,我们预计 TLAC 缺口的弥补较为依赖于 TLAC 债券的发行。
4、国内 TLAC 债券核心特征猜想:1)期限以 5-10 年为主,但也可能有 2-3年短期限品种;2)发行利率在普通金融债和二级资本债之间,或更贴近于二级资本债;3)投资者结构上,预计短期内仍以银行参与为主,主要是 G-SIBs 持有其他 G-SIBs 发行的 TLAC 债券资本扣减规则推迟到 2030 年实施,后续或逐渐向广义基金倾斜,与海外市场趋于一致。TLAC 债券对资本工具有何影响?参考海外市场,国内 TLAC 债券发行后,或在短期内对银行资本工具供给产生一定冲击:1)当前四大行资本充足率安全垫较厚,短期内减少资本工具发行仍能达标;2)资本工具供给缩量可能在两阶段达标前相对明显,而后趋于
5、平稳;3)资本扣减规则实施较晚叠加定价或低于二级资本债,使其对资本工具需求的影响可能较为有限。投资建议:四大行损失吸收能力有望再提升,助力金融稳定 我们测算到 2025 年 1 月 1 日前,四大行 TLAC 缺口共计约 2.2 万亿元,参考海外经验,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是填补缺口的重要抓手。国内 TLAC 债券相关政策已出台,年内或发行落地,定价或在普通金融债和二级资本债之间,银行自营资金短期内仍有望是重要参与者。在 TLAC 监管体系下,大型银行损失吸收能力或进一步提升,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有积极意义,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权重提升;利率转向;供给压力加剧。
6、推荐 维持评级 分析师 余金鑫 执业证书:S0100521120003 邮箱: 研究助理 于博文 执业证书:S0100122020008 邮箱: 相关研究 1.22Q2 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点评:保有量普遍回升,中收增速迎曙光-2022/07/29 2.10 家银行 22H1 快报:业绩超预期,不良创新低-2022/07/24 3.7 家银行 22H1 业绩快报汇总:高扩张城农商行中报行情或已开启-2022/07/19 4.复苏行情,虽迟但到2022 年银行业中期策略报告-2022/07/12 5.2022 年 6 月金融数据点评:真正的宽信用,来了-2022/07/11 行业专题研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