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业务需求技术特性创新应用未来展望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新型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源网荷储互动控制发改能源2024187号当前,配网形态快速从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演进,配电网“源”的特征日益凸显,有源化深度广度持续拓展,配电网运行控制愈加复杂。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及时精准感知、故障状态下的可靠响应和快速自愈体系对通信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明确有线无线多种技术融合应用原则,系统规划建设“覆盖更广泛、安全更可靠、接入更灵活、传送更高效”的有线无线多种技术融合应用的配电通信网,更好地支撑配电网“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新
2、形势新要求业务需求 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配电网业务主要分为生产控制类业务和管理信息类业务,对通信主要要求如下:通信业务需求业务需求 生产控制类区业务管理信息类业务序号业务名称带宽/kbps时延可靠性安全性1用电信息采集503s95%中2配电站房环境监测18.52s99%中3配电站房视频监控20482s95%中4移动巡检2048300ms99%中5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桩集中式换电站8.5M/单充电桩20K5s99%中6车网互动集中式换电站8.5M/单充电桩20K3s95%中序号业务名称带宽/kbps时延可靠性安全性1配电自动化“三遥”19.22s99.99%高2分布式电源调控422s
3、99.9%高3储能调控422s99.9%高4精准负荷控制48.150ms99.99%高5新型负荷管理1301s99.9%高6配网保护(以差动保护为例)512030ms99.99%高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技术特性配网业务多样化驱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探索通信技术研究及创新应用,寻找匹配业务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结合国网福建电力应用情况,主要对双平面交换机、高隔离GPON、5G RedCap、EPDT电力无线专网和新一代中压电力线载波等5种技术特性进行分析。5G RedCap双平面交换机高隔离GPONEPDT技术新一代中压电力线载波2025年能源网
4、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双平面一体化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特性双平面一体化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通过芯片级隔离+波分级隔离技术,实现生产控制大区业务和管理信息大区业务同时承载在一台设备,在网络接入和控制转发环节做到端到端物理隔离。芯片级物理隔离:在一台交换机内实现主要芯片(CPU、接口芯片PHY、MAC、存储DDR、F1ash等)完全物理隔离,即每个平面配置单独的芯片实现独立的控制和转发。波分级物理隔离: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不同平面在光链路转发上的物理隔离,保证在现有光纤资源不变的情况下(一对芯)实现双平面互联和转发。通道芯片级物理隔离端口波分级物理隔离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双平面一体化工业以
5、太网交换机技术特性为提升运维效率及配电通信网络兼容性、可靠性、安全性,双平面一体化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采用SDN控制器管理。设备安全管控技术:SDN控制器通过Openflow和Netconf协议实现对设备下发流表策略,对设备进行端口安全开关和终端 IP+MAC+VLAN绑定配置的下发和删除,实现全链路安全接入控制。智能运维技术:创新SDN软件定义技术能力,将全网二、三层工业交换机进行统一纳管、集中运维、快速故障定界,网络实现自动化部署、可视化运维、智能化管控。SDN实现安全接入控制SDN实现统一纳管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高隔离GPON技术特性芯片级隔离技术固定时隙分配技术高隔离GPON
6、采用芯片级隔离技术和固定时隙分配技术实现不同平面的隔离。芯片级隔离技术:设备的转发芯片内置多个NP转发核,可为不同专网切片分配独立的转发核资源,以确保不同专网切片转发资源独立,不可抢占、不被影响,确保不同专网切片业务享有确定性的带宽、时延传输管道。固定时隙分配技术:在链路层采用固定带宽TDM时隙分配机制,支持基于业务切片分配固定的时隙,免除各业务带宽时隙申请、协商、分配的流程,降低数据传输时延,消除动态带宽时隙引入的抖动。2025年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主要从降低5G部署成本、功耗及复杂度等方面考虑,5G RedCap(5G Reduced Capability,5G轻量化)技术很好匹配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