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 年 8 月 2 日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薄膜电池:薄膜电池:BIPVBIPV 助推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发展,材料材料环节最为受益环节最为受益 建筑建材行业“新基建”系列之四 非金属类建材非金属类建材 复盘复盘薄膜薄膜电池发展历史和电池发展历史和 First First SolarSolar 的成功经验的成功经验 薄膜太阳能电池理论转化效率(基本在 32%+)较晶硅电池(不足 30%)更高,但在竞争过程中,其实际转换效率始终落后。在 1980-1988 年和 2004-2019 年这两个时间段内薄膜电池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其核心在于制造成本的优
2、势,同时伴随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持续提升,使得综合竞争力阶段性占优。 目前薄膜电池最主流的方向是碲化镉,First Sola 占据全球 95%的市场份额。总结其成功经验,发现关键因素在于:选择最有前景的技术路径、持续技术进步推动降本增效、友好的生存土壤、坚守现金流底线。 我国薄膜电池实验室理论效率已达国际第一梯队,但产业化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选择合适的路径并找到稳定的应用场景,对于促进产业良性循环至关重要。而钙钛矿薄膜电池理论转化效率更高,尤其 HJT+钙钛矿叠层电池可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BIPVBIPV 有望带动有望带动薄膜电池薄膜电池进入发展快车道进入
3、发展快车道,并将来的降本空间持续打开,并将来的降本空间持续打开: BIPV 可利用空间主要集中在屋顶和立面两个方向,屋顶光伏晶硅电池占据绝对优势,但更多采用光伏-建材模块形式,并不是 BIPV 的最终形态。诚然当前应用于屋顶的上述方式是主流途径和经济性最优解。但从城市空间而言,高层建筑立面面积逻辑上大于屋顶面积, 意味着如果国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等路径, 建筑立面发电也将是大势所趋和有效补充,而薄膜电池将是建筑立面发电较好的选择。主要由于: 弱光性好; 温度系数较小; 可满足业主对于建筑物美观和异形的要求,且是典型的 BIPV 最终形态之一。此外,从建筑消防安全角度来看,薄膜电池更小的热斑效应优
4、势应受到格外重视。 我们认为未来薄膜电池的“主战场”将主要在公共设施和商业建筑领域外立面。经测算,仅在该领域至 2030 年全国薄膜电池累计装机空间将达到 38GW,市场空间超 700 亿元。 我们以国际当前最先进的 First Solar Series 6 组件为例,测算其在建筑立面商业化应用的投资回收周期约为 3.8 年,极具吸引力。回收期较短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用传统玻璃幕墙建造成本进行了部分抵消, 使得增量成本并不高。 长期来看,薄膜电池产业链高度集成,原材料成本占比不高,未来仍有很大降本增效空间。 在政策催化下,在政策催化下,BIPVBIPV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从稀缺性及投资价值角度
5、而言,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从稀缺性及投资价值角度而言,材料环节或优于建造环节,具体如薄膜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等领域。料环节或优于建造环节,具体如薄膜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等领域。 优先建议关注材料板块:优先建议关注材料板块: 推荐洛阳玻璃洛阳玻璃已受托管理控股股东凯盛集团的部分碲化镉、铜铟镓锡薄膜电池资产,未来有望继续深耕薄膜电池领域。建议关注金晶金晶科技科技TCO 导电膜玻璃作为钙钛矿、碲化镉薄膜电池上游关键辅件,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公司在该领域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并投产国内首条产线。建议关注旗滨集团、南玻旗滨集团、南玻 A A积极拓展光伏领域业务,超白浮法未来有望加快向薄膜电池领域应用。 其次考
6、虑其次考虑建筑施工板块建筑施工板块,但,但弹性弹性和价值量和价值量或或稍弱:稍弱:建议关注中国建筑兴业中国建筑兴业、江河江河集团集团国内幕墙领域领军企业,具备更强的施工能力以满足 BIPV 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正在加大与薄膜电池企业合作力度,未来或受益于产业发展红利。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下游接受度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行业标准出台不及预期。 增持(维持)增持(维持) 建筑和工程建筑和工程 买入(维持)买入(维持) 作者作者 分析师:孙伟风分析师:孙伟风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10003 021-52523822 分析师:冯孟乾分析师:冯孟乾 执业证书编号: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