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附件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为推动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提升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水平,推进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双区”建设、“双改”示范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各类低碳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路径,进一步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
2、增效水平,助力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基本原则分类推进分类推进,示范引领示范引领。选取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或者协同潜力较大的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建筑、能源、交通、生态建设、农业等领域的项目,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多领域多层次推 2 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开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综合施策。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因素,采取多种对策支持标杆项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目标与建设方案,着力将标杆项目打造成绿色低碳发展的集成性、综合性载体。统筹衔接统筹衔接,创新驱动创
3、新驱动。统筹兼顾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近零碳试点、低碳园区等相关工作和要求,加强衔接,形成合力,着力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在工艺技术改造、智慧系统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示范,推动准入、核查、信息披露、考核评估等管理机制创新。(三)工作目标“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分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项目建设,建立实施效果动态跟踪评价机制。到 2025 年,建设50 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到 2030 年,建设 200 个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总结宣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典型模式,持续优化提升建设效果较好的标杆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减污降碳
4、协同增效制度体系,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二、主要任务(一)大气环境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遴选若干个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或者协同潜力较大的园区或企业开展大气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以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稳步下降为 3 主要目标,在保证工业企业或研发办公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建设优化园区共享处理设施,推进企业升级工艺设施,推进重点行业低 VOCs 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建立完善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减污降碳评价技术规范,成立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管理专门机构,建立污染物和碳排放统计、核算与考
5、核制度,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协同监测体系,推进园区和企业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水平。(二)污水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遴选若干个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或者协同潜力较大的水质净化厂、园区或者工业企业开展污水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建设,打造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以单位处理水量电耗、单位处理水量碳排放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在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升级改造低碳运行设备设施和工艺技术,提升各处理环节精细化智能化调控水平,推广污水源热泵技术。鼓励地上式污水处理厂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调蓄池,半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上盖公园。鼓励结合实际情况降低污泥产量,积极推进污
6、泥本地资源化利用,优先采用市内独立焚烧、协同焚烧的方式进行本地资源化处置,鼓励探索本地园林绿化利用、建材利用等处置方式的可行性。提高再生水补给回用水平,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明确合理排放标准,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具备污水收集、污水处理、污泥运输、污泥处置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能力,鼓励建立针对污水处理全过程的 4 碳排放监控体系,应用数字化技术完成低碳节能运行,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三)固废综合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遴选若干个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或者协同潜力较大的园区、企业等开展固废治理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标杆项目建设。围绕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