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 环保环保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2 年年 08 月月 01 日日 投资投资评级评级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作者 郭丽丽郭丽丽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30001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动力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回收:从从“0”到到“1000”,尽享行业发展尽享行业发展红利红利 动力电池回收:汽车电动化浪潮下的长景气赛道动力电池回收:汽车电动化浪潮下的长景气赛道 动力电池装机放量,回收再利用市场
2、潜力动力电池装机放量,回收再利用市场潜力十足十足,2021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 154.5GWh,同比大幅增长 142.9%,装机规模受新能源车销量景气拉动而快速放量;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动力电池回收作为锂电池后周期行业,需求有望受产业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链景气传导而逐年走高,我们预计 2030 年我国动力电池总退役量有望达到 380.3GWh,2021-2030 年十年 CAGR 高达 48.9%,未来有望呈现指数式增长。从长视角来看,行业当下正处于长景气周期的起跑点。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广阔,潜在市场空间或超千亿动力电池回收前景广阔,潜在市场空间或超千亿 中
3、性预期下,中性预期下,我们我们预计预计 2030 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有望达达 758.4亿元,亿元,2021-2030 年年 CAGR 为为 58.1%,其中梯次利用市场规模 313.5 亿元,再生利用市场规模 444.9 亿元;乐观预期下,预计 2030 年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则有望达到 1048.9 亿元。再生利用市场发展迅猛,将为行业前期发展贡献核心增量。再生利用市场发展迅猛,将为行业前期发展贡献核心增量。再生利用技术工艺完备,在商业模式上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现已成为废旧动力电池的主要再利用方式,也是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主要竞争
4、场景。梯次利用市场厚积薄发,梯次利用市场厚积薄发,2025 年后规模年后规模有望有望迎来指数式增长。迎来指数式增长。由于当前梯次利用市场标准体系与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我们预计行业未来 2-3 年仍将处于政策规范与商业化探索期。而随着行业标准与商业模式逐渐完善,梯次利用市场有望在后续迎来指数式增长。商业模式多样,渠道、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多样,渠道、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回收渠道的差异将直接决定商业模式的优劣回收渠道的差异将直接决定商业模式的优劣,根据回收主体的不同,行业当前存在着三种主流商业模式,依次分别为: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以整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其
5、中,整车厂渠道优势最强,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电池生产商的上下游协同场景多,可以形成产业闭环,商业模式最为稳定;而第三方企业与整车厂、电池厂等渠道方合作的深度、广度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利用技术方面:1)梯次利用环节的技术壁垒高,标准体系尚不清晰,目目前仅有中国铁塔、格林美等少量企业参与试点前仅有中国铁塔、格林美等少量企业参与试点;2)再生利用环节工艺成熟,行业金属回收率已达到极高水平,提高化学试剂的使用效率提高化学试剂的使用效率、降低再、降低再生利用环节的能耗生利用环节的能耗费用费用将是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构筑成本优势的着力点。将是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构筑成本优势的着力点。行业规范化诉求迫切,
6、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行业规范化诉求迫切,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当前市场无序竞争激烈,劣币驱赶良币现象严峻;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初步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初步完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覆盖,行业乱象整治已箭在弦上,后续行业完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覆盖,行业乱象整治已箭在弦上,后续行业规范化政策或将密集推出,大型回收企业规范化政策或将密集推出,大型回收企业有望有望长期受益。长期受益。投资建议:关注具有渠道投资建议:关注具有渠道+技术双优势的大型回收企业技术双优势的大型回收企业 格林美:格林美:全球第二大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商,布局动力电池回收打造价值链闭环;天奇股份:天奇股份:锂电池循环业务已成核心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