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2025年8月2025年货车司机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摘要1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目前,我国的公路货运仍然占据货物运输的主导地位,1700万名左右的货车司机 作为公路货运的就业主体,关系到整个货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的成败。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开展了“2025年货车司机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并完成了本研究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货车司机的群体构成、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评估了其就业质量与社会保障现状,深入分析了司机组织参与情况,刻画了其职业认同与发展轨迹。同时,报告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互联网货运平台的发展趋势与新兴技术对司机工作
2、方式和收入结构的深层影响。首先,报告描绘了货车司机群体的基本画像。货车司机群体以中青年男性为主,整体教育程度不高,但大部分司机从业经验丰富。货运类型以中长途为主,个体经营是主要用工关系状态。司机所驾驶车辆以柴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占比逐渐增长。其次,报告分析了货车司机的收入与消费情况。与其他新就业群体相比,货车司机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面临一定的收入下行压力,但职业回报优势依旧明显。从消费结构来看,货车司机食品支出较多,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支出,娱乐支出较为理性。随后,报告探讨了货车司机的就业质量与社会保障状况。大部分司机独自驾驶车辆,整体劳动强度较大,且主动休息的情况较少。司机们的休
3、闲娱乐活动仍以睡眠、刷短视频等为主,也有一定比例司机选择家庭聚餐、听音乐、体育运动等方式放松身心。货车司机社会保障基础较为薄弱,有一定比例司机处于未参保或低缴费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货车司机的保障程度。再次,报告揭示出货车司机对行业有一定认同感。货车司机从业前主要从事农民或蓝领工人等职业,货运行业的较高收入及灵活性是吸引其入行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部分司机愿意继续从事货车司机或相关岗位,且货运行业对年轻司机和女性司机的吸引力有一定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货车司机在本岗位深耕后,实现了职业升级转型。1 随后,报告调研了货车司机的组织参与情况。党组织、工会、自组织三者在参与基础、服务功能与组织形态上
4、各有侧重与特点,共同构成了货车司机组织参与的主要形态。此外,报告强调了司机数字能力和互联网货运平台的重要作用。互联网货运平台已经逐渐从单一的信息工具升级为全流程运营系统,对货车司机工作的全流程均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互联网货运平台的差异性作用。司机们普遍具备良好的数字能力,能够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和平台应用程序。数字能力、平台使用情况均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数字能力越强,平台订单占比越高,司机的收入越高。最后,报告探讨了新技术对货车司机的影响。货车司机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接受度较好且对新能源技术接受度逐渐提升。保障行车安全和减轻驾驶疲劳是司机接受智能辅助技术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们也看重新
5、能源货车运营成本低、环保性能高以及市场潜力好的优势。总体而言,智能辅助驾驶及新能源技术在货运领域带来了新的帮助,受到部分司机欢迎,但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还面临一定挑战。基于以上分析,本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一是提供覆盖新能源、智能驾驶和数字运营等内容的定向培训资源,帮助司机提升应对技术变革的能力;二是健全司机生活服务体系,改善休息环境与心理支持;三是联合多方推进灵活保障机制,增强货车司机职业安全感;四是进一步提高正式组织吸引力,引导自组织良性发展,拓展表达机制,促进平台与司机的沟通协商;五是充分发挥互联网货运平台稳就业、增收入功能,建立诚信交易机制,进行货主、司机诚信行为双重评价,保障货运交易
6、安全;六是构建职业成长支持体系,助力司机向管理与运营岗位拓展,实现多元化职业发展;七是针对长短途货车司机运营特征差异,应分类施策,强化对长途货运司机在运费纠纷处理、跨区域保障与疲劳防控等方面的支持,优化短途货运司机的平台定价机制、派单规则和算法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减轻司机负担。引言16668910101113141415172223232424252627一 货车司机整体画像特征1.1 年龄结构:中青年为主力1.2 性别结构:男性司机为主,女性占比较低1.3 教育程度:总体教育程度偏低,更注重实际技能1.4 从业年限:有驾驶经验的货车司机占比高1.5 主要货运类型:中长途货运为主,运输结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