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2 5 年6 月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往来分析报告(2 0 2 4 年)经济分析系列E c o n o m i c A n a l y s i s S e r i e s 摘要 虽然 2024 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长因石油减产、全球通胀高企、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同中东的贸易投资往来依然密切并且呈现诸多亮点。在双边贸易方面,2024 年中国同中东地区的货物贸易额达到 48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对中东地区连续 2 年出现贸易盈余。中国作为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等国的核心进口来源国地位凸显。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附件是 2020-2024 年里中国对中东货物出口金额占比最大
2、的品类,而自中东进口的油气与矿产资源虽因其减产略有下降,但仍是进口支柱。中国对在该地区的前六大出口目的地国和前六大进口来源国的依存度均稳中有升,对该地区进出口贸易多集中于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上海等。在双向投资方面,中国对中东地区直接投资流量有所增加,阿联酋稳居中国在中东地区直接投资的首要目的地国,中东地区在华实际投资金额前 3 位的国家依次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同时,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意愿增强,与中国的投资合作形成双向赋能。此外,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承包工程营业额达302.6亿美元,同比增加 20.2 亿美元,这得益于该地区国家持续推动能源转型与城
3、市升级而催生的大量基建需求,双边经贸基础得以进一步夯实。_ 北大汇丰智库国际组(撰稿人:韩人斌)成稿时间:2025 年 6 月 4 日|总第 135 期|2024-2025 学年第 35 期 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经济分析系列 -1-本报告回顾了 2024 年中东地区(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涵盖经济规模、资源禀赋等方面,旨在准确捕捉中东地区的经济特征及其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报告重点分析了 2024 年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情况,全面展示了双方在经贸往来上的亮眼表现、禀赋优势,并充分探讨双方深入开展经贸合作的前景。一、经济总览:石油减产抑制地
4、区增长,预计 2025 年将好转 中东是“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和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中东作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其经济增长表现与石油紧密相关。2024 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长将延续 2023 年的低迷态势,主要原因是中东地区主要石油出口国在 2024 年 6 月延长了自愿减产措施,造成自身石油活动受限和经济增长延缓,具体而言:8 个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欧佩克”)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成员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阿曼)在 2
5、024 年 6 月宣布将最初于 2023 年 11 月达成的日均 220 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 2024 年 9月底,并继而延长至 2024 年 12 月底。2024 年 12 月,上述 8 国决定将原定于 2024年 12 月底到期的日均 220 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 2025 年 3 月底。此外,全球通胀持续高企造成全球金融环境收紧、中东地区局部紧张局势持续、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也对中东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世界银行预测,中东地区经济增长有望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加快,这主要得益于石油产量的逐步扩大以及对石油出口国非石油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2025年 3 月,8 个
6、“欧佩克+”成员国宣布将从 2025 年 4 月 1 日起逐步增加石油产量,并在 2025 年 4 月决定自 2025 年 5 月起日均增产 41.1 万桶。此外,全球通胀下降速度快于预期造成全球金融环境宽松也将助力中东地区经济增长(见表 1)。本报告结合大众对中东地区国家的传统认识和世界银行对中东与北非地区的认定标准,聚焦于广义上的中东地区,将以下 23 个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中东地区范畴,以契合研究需要:巴林、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阿联酋、也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吉布提、利比亚、马耳他、摩洛哥、突尼斯 石油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