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船舶行业专题研究:错位的供给侧改革红利,制约的海外产能扩张证券分析师姓名:倪正洋资格编号:S0120521020003邮箱:研究助理姓名:邵玉豪邮箱:2022年7月26日证券研究报告|行业专题 1核心要点市场普遍担心船舶制造行业虽然需求端持续向好,但仍存在大量周期底部暂时休眠的船厂产能。这种供给端产能的高弹性将压制行业中长期盈利中枢、以及本轮复苏周期的长度。但我们认为但我们认为,本轮周期船舶行业供给端将长本轮周期船舶行业供给端将长期趋紧期趋紧,实际存在实际存在“错位错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红利”。一方面,十多年来周期下行使得中小船厂被动出清、行业公司扩产意愿仍偏谨慎。
2、另一方面,自2015年底以来,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实际也长期改变了船舶行业的业态。在环保等政策压力下,大量中小船企已刚性出清出局。供给侧政策指引下供给侧政策指引下,龙头船企也通过整合重组龙头船企也通过整合重组、减量置换等手段大幅降低了行业产能减量置换等手段大幅降低了行业产能。此前由于需求尚未复苏、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位,从而使得效果尚未完全显现。我们认为,行业正迎来“迟到”的供给侧改革“红利”。此外,我们判断船舶行业本身固有的行业特点也将制约本轮周期船舶产业向海外低成本区域如东南亚等转移,使得全球产能实际也将有限扩张。船舶行业本身有着区域地带限制、多产业配套、资本密集、劳动密
3、集等要求。这使得本轮周期很难出现能够承接产能转移的后来者。全球角度看全球角度看,本轮周期产能或将长期趋紧本轮周期产能或将长期趋紧,行业盈利中枢与持行业盈利中枢与持续性有望显著超过上一轮周期续性有望显著超过上一轮周期。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错位的供给侧改革红利正持续释放,行业长期盈利中枢有望持续上行,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推荐【中国船舶】、【亚星锚链】,关注【中国重工】、【中船防务】、【杭齿前进】、【潍柴重机】。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接订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MAhYaXlXJYpPoOqP6McM9PsQpPmOmOjMpPqPeRnPoR6MnNxPwMsQpRvPtP
4、mP2-40%-30%-20%-10%0%10%20%30%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全球完工量(万载重吨)同比(右轴)2011年,全球年完工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7亿载重吨。资料来源:克拉克森,德邦研究所为什么这次不一样:需要关注供给端的变化上一轮周期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结束,此后进入了漫长的下行周期。期间行业经历了痛苦的去产能过程。船厂接单有对应的船位排期,使得完工量高点滞后了新接订单高点3-4年时间。在2011年,全球年完工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7亿载重吨。从2008年至今十余年的时间里,行业也有过数
5、次乍暖还寒。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次不一样,2021年会是新一轮船舶大周期的起点?一方面,需求端来看:后一个十年整体需求中枢将较前一个十年显著上移。碳中和背景下2023年即将生效的EEXI和CII对旧船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更新需求。下游不管是干散货运还是油运整体盈利中枢都显著改善,也将进一步催化船东换船需求。更重要是供给端:从产能周期角度行业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产能出清的尾声,行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供需缺口。因为漫长的产能出清有其节奏,此前数次乍暖还寒实际行业产能利用率仍低。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本轮复苏周期供给端中期仍将是偏刚性的,中长期盈利中枢与长度均有望长期改善。2007年,全球年新接订单达到最高的2.
6、7亿载重吨,之后周期逐步下行资料来源:克拉克森,德邦研究所-100%-50%0%50%100%150%200%2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全球新接订单(万载重吨)年度同比(右轴)360%65%70%75%80%85%90%95%1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20年国内船舶产能(万载重吨)国内船舶产能(万载重吨)国内船舶年交付量(万载重吨)国内船舶年交付量(万载重吨)产能利用率(右轴)产能利用率(右轴)复盘:国内经历了被动去产能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