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2022022 2年年7 7月月2121日日锂电行业深度系列十:钠离子电池锂电行业深度系列十:钠离子电池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电力设备新能源 电池电池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王蔚祺010-S0980520080003电池电池体系新延伸,体系新延伸,蓄势待发向未来蓄势待发向未来联系人:李全02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钠离子电池是锂电池的有效补充。钠离子电池是锂电池的有效补充。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正在快速持续增长,而作
2、为核心原材料的锂资源正因为供需错配以及经济性问题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均匀,以其为原材料生产的钠电池工作原理与生产工艺方面基本一致,且相比锂电池,其优势在于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及经济性更优,劣势在于循环寿命及能量密度,因此钠电池未来将在储能、商用车以及部分乘用车领域成为锂电池的有效补充。相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具有明显变化。相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具有明显变化。区别于锂电池当下正极采用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钴酸锂材料,负极采用石墨材料的情况,钠电池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氧化物/普鲁士蓝化合物等体系,负极主
3、要采用硬碳材料;集流体方面,钠电池在正负极方面均采用铝箔。在电解液方面,钠电池将采用六氟磷酸钠作为溶质。钠电池行业快速推进产业化。钠电池行业快速推进产业化。伴随中科海钠先后合作规划5GWh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量产线,1GWh钠离子电池PACK产能以及年产2000吨正极+2000吨负极材料项目,同时宁德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后,产业内企业如钠创新能源、星空钠电、湖南立方新能源、多氟多等企业先后入局钠电池领域,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振华新材、天赐材料等材料厂商亦纷纷布局,产业化显著加速。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23GWh,市场规模超138亿元。投资建议:投资建议:我们看好钠离子电池行业未
4、来发展,推荐钠电池及材料布局前瞻的企业:1 1)电池企业)电池企业:宁德时代;2 2)材料企业:)材料企业: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厦钨新能、璞泰来、天赐材料。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2.下游需求(储能、商用车、两轮车)不及预期;3.产品竞争加剧pWdYpZeXlVgYhUtV9YmN7NcM7NsQnNtRsQfQqQsNfQtRmN7NmNsNvPrRnPwMsPpR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钠离子电池原理及产业现状钠离子电池原理及产业现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电池一致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
5、电池一致钠离子电池由来已久,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相同。钠离子电池由来已久,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相同。钠离子电池最早由ARMAND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在90年代经过产业化推广得到技术应用。钠离子电池本质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由钠离子在正负极间嵌入脱出实现电荷转移、而锂离子电池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间移动来进行电荷转移,工作原理实质上相同的。从材料体系来看,除了隔膜以外,其他各材料组分均有明显变化,特别是正极和负极材料变化明显。图1: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图资料来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1: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对比材料与设备材料与设备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钠离子
6、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铁锰铜/镍三元体系、磷酸体系、硫酸体系、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等负极材料石墨碳类材料、金属氧化物、磷基材料电解液溶质为六氟磷酸锂溶质为六氟磷酸钠隔膜无变化无变化集流体铜箔铝箔设备无变化无变化资料来源:中科海纳官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钠电池生产工艺与锂电池相似钠电池生产工艺与锂电池相似生产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同锂离子电池类似,主要包括极片制造(正负极搅拌制浆料-烘干-涂布等)和电池装配(辊压-模切-卷绕/叠片-入壳-封装-化成-分容分选等),主要区别在于钠离子电池可采用铝箔作为负极集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