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0 2022.07.10 国产化浪潮持续,国内国产化浪潮持续,国内 MCU 厂商快速发展厂商快速发展 王聪王聪(分析师分析师)郭航郭航(研究助理研究助理)舒迪舒迪(分析师分析师)021-38676820 021-38038432 021-38676666 证书编号 S0880517010002 S0880121080011 S0880521070002 本报告导读:本报告导读:MCU行业是行业是二二百多亿美金的大市场,国产替代及缺货背景下,随着国内厂商百多亿美金的大市场,国产替
2、代及缺货背景下,随着国内厂商的的 MCU产品力不断提升,国内产品力不断提升,国内 MCU行业将迎来快速持续发展。行业将迎来快速持续发展。摘要:摘要:Table_Summary0 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增持”评级。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增持”评级。短期的供不应求加上技术不断完善,国内 MCU 行业有望充分受益国产替代浪潮快速发展,实现长期持续成长,给予行业“增持”评级。推荐峰岹科技(688279.SH)、国芯科技(688262.SH)、复旦微电(688385.SH)。MCU 市 场:市 场:百 亿 美 金 市 场 空 间,国 内 需 求 占 比 高。百 亿 美 金 市 场 空 间,国 内 需 求 占
3、 比 高。MCU(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微控制器、单片机,通过将 CPU、存储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2022 年全球 MCU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 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超过 6%的年均复合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国内 MCU 市场 2021 年达到 365 亿元,预计未来 5 年增速超过全球平均。市场规模驱动力:汽车、工业拉动需求增长。市场规模驱动力:汽车、工业拉动需求增长。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全球市场而言,汽车电子是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比达到 33%;其次为工业应用占据 25%,剩下的 42%分布于计算机与网络、
4、消费电子和家电、物联网,以及智能安全等应用领域,未来汽车智能化以及光伏行业高增长将拉动 MCU 行业需求提升。国产替代:国产替代:本轮缺货恰逢国内技术成熟,产业链机会明显。本轮缺货恰逢国内技术成熟,产业链机会明显。目前 MCU行业格局来看,海外厂商占据垄断地位,国内厂商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2020 年,全球前五大 MCU 厂商(瑞萨、NXP、英飞凌、ST、Microchip)占比约为 75.6%。据 IC Insights 统计,2021 年,全球 MCU市场 CR5 提升至 82.1%,行业格局进一步集中。国内国内厂商的产品厂商的产品技术、技术、配套的配套的代工能力不断完善,代工能力不断完善
5、,目前目前已经具备国已经具备国产替代基础:产替代基础:1)从设计能力看从设计能力看,国产 MCU 的技术参数在部分领域可以比肩国际大厂。随着国内 MCU 设计经验的不断迭代,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技术水平已经基本齐平海外厂商,部分参数指标甚至更优;2)从工艺制造看从工艺制造看,MCU 工艺节点集中在 40 nm 及以上的成熟制程,国内代工厂具备相应的制造能力,产业链协作共同推动 MCU 性能提升。短期内,海外厂商扩产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国产短期内,海外厂商扩产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国产 MCU 有望把有望把握机遇凭借前期技术积累切入汽车、工业等供应链握机遇凭借前期技术积累切入汽车、
6、工业等供应链,实现长期持续,实现长期持续成长成长。风险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提示: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Table_Invest 评级:评级:增持增持 上次评级:增持 重点覆盖公司列表 Table_Company 代码代码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评级评级 688385 复旦微电 增持 688262 国芯科技 增持 688279 峰岹科技 增持 Table_DocReport 相关报告 行业更新行业更新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半导体半导体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