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伦敦经济月刊(伦敦经济月刊(2013年年 1月)月)2013 年年 1 月月 18 日日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国际金融评论 国别/地区观察 作 者:葛奇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010 -6659 4016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钟红 边卫红 联系人:吕昊旻 电 话:010 -6659 4016 对外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材料 2022 年 3 月 24 日 2022 年第 5 期(总第 5 期)全球贸易结算格局与结算货币的选择 基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结算的比较分析*21 世纪以来,国际结算中的货币格局呈现两个重要变动特征:一是欧元、美元成为全
2、球贸易结算的两大媒介货币。二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的份额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总体而言,战略互补、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国际联结程度、政策推动是影响国际贸易结算中货币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院 国际金融评论 2022 年第 5 期(总第 5 期)1 全球贸易结算格局与结算货币的选择 基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结算的比较分析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居支配地位。根据国际基金组织报告1,1999-2019 年在全球 102 个国家商品贸易中,大约 40%以美元结算。图 1 显示,该比例相当于全球对美国出口贸易额占比的四倍。IMF 统计分析显示,全球商品进口贸易中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居支配地位与上述商品出口贸易
3、的情况相类似。以 1999-2014 年的平均数为例,美元在全球进口商品结算货币中所占的份额相当于美国在全球进口商品中所占份额的4.7 倍;而欧元这两者的份额仅相差 1.2 倍。图 1:1999-2019年全球出口贸易份额与结算货币占比的比较 资料来源:IMF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所占份额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之间的悬殊差异表明,美元在全球商品贸易结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IMF 首席经济学家 Gita Gopinath 将美元在全球贸易定价或结算中扮演的这种支配性角色定义为“支配货币”模式(Dominant-Currency Paradigm),该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者货币定价”模
4、1 IMF Working Paper,Patterns in Invoicing Currency in Global Trade,July 2020.2 2022 年第 5 期(总第 5 期)式(Roducer-Currency Pricing)2,也不同于后来的“当地货币定价”模式(Local-Currency Pricing)3。一、国际结算中货币格局变动的新特征 21 世纪以来,国际结算中的货币格局呈现两个重要变动特征。第一,自1999年欧元代替马克成为欧盟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以来,欧元、美元成为全球贸易结算的两大媒介货币(Vehicle Currency)。作为媒介货币,其特征是这类
5、货币与涉及双边贸易的国家发行的货币没有直接关系。根据欧洲中央银行(ECB)数据,在全球商品贸易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其他货币结算,其中欧元在全球出口贸易结算货币中的占比(46%)甚至超出了美元4(图 2)。当然,如果将它与全球对欧元区国家的 37%的商品出口份额相比,两者的差距并不显著。根据欧洲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过去10年来欧元区国家向非欧盟成员国出口的商品中以欧元结算的份额一直维持在 60%左右,而从非欧盟成员国进口的商品中以欧元结算的比重大约为 50%左右。图 2:2001-2020年欧元区和非欧元区国家间进出口贸易中欧元结算的份额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ECB 2生产者货币定价模式由瑞典经济学
6、家 Lars Svensson 和丹麦经济学家 Van Wijnbergen 于 1989 年提出,指出口商品的价格均以出口国的货币定价。3当地货币定价模式由美国经济学家 Caroline Betts 和加拿大经济学家 Michael Devereux 于 2000 年提出,指出口商品的价格均以目的地市场,也即进口国的货币定价。4 如把欧元区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扣除在外,欧元在全球结算货币中的占比将降至 30%左右,美元的占比将升至 50%左右。国际金融评论 2022 年第 5 期(总第 5 期)3 根据美联储数据,1999-2019 年按全球各个国家所在地区划分的出口贸易各主要结算货币的占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