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1月阮芳、蔡菁容、张奕蕙、郑微阮芳、蔡菁容、张奕蕙、郑微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上篇)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上篇)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目 录1.数字经济对就业生态的影响 1.数字经济对就业生态的影响 1 11.1 延续历次产业革命对就业生态的影响 11.2 数字技术对就业生态的变革: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劳动能力及价值观 12.数字经济就业生态的全新刻画 2.数字经济就业生态的全新刻画 3 32.1 数字经济就业生态与传统就业生态的区别与联系 32.2 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就业规模 83.深入研究四类数字经济就
2、业场景 3.深入研究四类数字经济就业场景 11113.1 新零售领域 113.2 泛娱乐领域 133.3 新金融领域 153.4 新制造领域 174.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启示 4.对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启示 19194.1 个人 194.2 企业 194.3 政府 20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月1.数字经济对就业生态的影响1.数字经济对就业生态的影响1.1 延续历次产业革命对就业生态的影响 1.1 延续历次产业革命对就业生态的影响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伴随着技术对人类智力、认知水平及生产能力的大幅跃升,引发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经济巨大发展;同时,就业内涵亦产生显著影响(参阅附录“历次产业革
3、命与就业变迁”)。这些趋势亦会对数字经济下的就业生态产生类似作用:就业人群:体力门槛逐步降低,知识技能愈加重要。就业人群:体力门槛逐步降低,知识技能愈加重要。就业门槛经历了从降低(体力)到提升(知识、技能、经验、素质)的过程。随着更为汹涌的人工智能等技术大潮来袭,“就业壁垒”不断被打破,新兴技术不断推动就业人群自身能力的突破、重塑与演进。就业领域:产业升级成为常态,就业边界不断扩大。就业领域:产业升级成为常态,就业边界不断扩大。机器能力的持续强化使人类的部分体力、脑力负荷得以解放,也伴随着落后产业和就业机会的淘汰和消亡。然而,劳动者又总能在新的产业领域实现价值,劳动及就业的内涵、边界也随之延展
4、。就业方式:摆脱时间、空间束缚,凸显个人价值广泛共享。就业方式:摆脱时间、空间束缚,凸显个人价值广泛共享。人类的生产方式不断挣脱着物理空间的束缚:从只能白天作业的家庭作坊、规模化工厂、24小时全球化企业、再到虚拟网络组织;同时,从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到项目制团队、合伙人制、自由职业,人的个体价值也被更广泛自由地激发、流动和共享。1.2 数字技术对就业生态的变革: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劳动能力及价值观1.2 数字技术对就业生态的变革:商业逻辑、组织形态、劳动能力及价值观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被公认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因素,在为全球经济活动赋予巨大能量的同
5、时,亦将对就业生态带来革命性改变。我们认为,数字技术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施加对就业生态的颠覆性影响: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上篇)数字经济下的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上篇)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波士顿咨询公司2017年1月迈向2035:4亿数字经济就业的未来2 商业逻辑:数字技术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深入改变传统行业的商业逻辑和运行方式。商业逻辑:数字技术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深入改变传统行业的商业逻辑和运行方式。例如,电商平台冲击了传统实体零售“渠道为王”的思维,电商、传统零售均转向“客户为王”,着力构建线上流量平台+线下零售网点的融合用户场景,并利
6、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的商业洞察和消费行为预测:如阿里巴巴入股银泰百货、京东永辉联盟、以蒸汽机发明、冶金炼钢为主要技术突破,第一次产业革命对就业生态产生影响:就业人群:就业人群:机器代替手工工具,降低了对人的力量、技术要求,从而极大扩大了就业人群范围,这在针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童工记录中得以体现。就业领域:就业领域:机器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大规模出现;现代城市的兴起催生了新兴城市服务群体;人类用于基础生活物资生产之外的时间变多,社会商品需求日渐丰富。就业方式:就业方式:以8小时工作制为代表的现代雇佣制出现;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使工种细分、劳动者各司其职、工序相连,并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以电力、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