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2.07.06 三元正极三元正极的高镍化、高电压化和单晶化的高镍化、高电压化和单晶化 三元正极行业系列之一三元正极行业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探讨:技术迭代探讨 庞钧文庞钧文(分析师分析师) 石岩石岩(分析师分析师) 牟俊宇牟俊宇(分析师分析师) 021-38674703 0755-23976068 0755-23976610 证书编号 S0880517120001 S0880519080001 S0880521080003 本报告导读:本报告导读: 高镍化、 高电压化、 单晶化的工艺应用带动高镍化、 高电压化、 单晶化的工艺应
2、用带动三元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 安全性能、三元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 安全性能、 成成本等方面的本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不断优化,具备相应具备相应技术储备的头部企业技术储备的头部企业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摘要:摘要: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降本增效持续驱动下三元正极材料行业正迎来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成本方面不断优化, 在目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格局尚不稳定的情况下, 相关头部企业通过对相应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的不断探索有望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看好具备相应技术储备的头部三元正极企业的发展潜力。推荐:振华新材、厦钨新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受益标的:长远锂科。 汽车
3、电动化进程加快, 三元正极材料长期向好。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 三元正极材料长期向好。 目前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三元装机量约在 9 成,国内市场上 22 年 1-5 月三元电池装机量达到 34.0GWh 占比约 4 成,同比增长 186.1%依旧保持高速增长。考虑当前全球电动车较低的渗透率水平,未来 5-10 年行业整体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相应带动三元材料需求进一步上升。 国内市场格局相对分散, 三元正极头部企业间市占率差距不明显。国内市场格局相对分散, 三元正极头部企业间市占率差距不明显。2022 年 一季 度我 国三 元正 极材 料市 场 CR5/CR10 分别 达 到57.7%/85.
4、1%, 整体行业集中度虽然较 2021 年有所提升, 但以前三企业为例,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巴莫科技三元正极产量占比分别为15.7%/13.9%/10.6%,头部企业之间份额仍较为接近,行业整体处于相对分散的阶段。我们认为,当下动力电池行业尚处需求爆发阶段,各头部三元正极企业扩产意愿较强, 市场格局尚不稳定, 后续各企业如何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技术提升和成本控制, 快速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将对获取市场份额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元正极技术不断迭代, 高镍化三元正极技术不断迭代, 高镍化/高电压化高电压化/单晶化单晶化有望有望推动行业走向推动行业走向集中集中。 降本增效持续驱动三元正极材料在能量密
5、度、 安全性能、 性价比方面不断优化。 能量密度方面, 高镍化和高电压化技术路线引领三元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升; 安全性能方面, 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凭借物化性能更为稳定的特点, 能够作为中镍高电压的材料体系之一, 且在安全性能及循环性能上较多晶产品更具优势; 成本方面, 超高镍化和高电压体系在带来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三元锂电池瓦时成本的有效降低。往后看,相应技术迭代增加了材料工艺难度, 对企业在前驱体、掺杂、包覆以及材料体系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使得在高镍、高电压、单晶的细分领域行业集中度更高。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评级:评级: 增持增持
6、上次评级:增持 细分行业评级 相关报告 动力锂电 旺季行情开启, 重视电池技术创新 2022.06.22 动力锂电CTP 与CTC引领行业变革 2022.06.15 动力锂电 5 月供应改善明显, 6月需求有望跃升 2022.06.13 动力锂电 供应环节改善, 需求显著跃升 2022.06.11 动力锂电材料涨价潮,电池迎挑战 2022.05.09 行业更新行业更新 股票研究股票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动力锂电动力锂电 行业更新行业更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20 目目 录录 1. 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三元正极材料长期向好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