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立行研 HightlightHightlights s 2014 年至今成立的 32 家教育产业投资基金呈现了“资本寒冬“下的投资热潮; 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是“资金+基金管理+教育经营行家“的强强资源聚合,是教育投资热的必然选择; 2014 年有 3 支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规模达 15.5 亿;2015 年有 6 支成立, 规模达 24.65 亿 (增长率 59%) ; 2016 年有 14 支基金成立, 规模达 252.11亿(增长率 922%) ;2017 年至今就有 9 支基金成立,规模已达 264 亿; 教育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大致分为三类:上市的教育企业;上市的教育产业链相关企业;转
2、型教育的上市公司; 教育产业基金投资得最多的领域是早期的“教育+互联网“和目前大热的“幼教”; 最后罗列了 2014 年至今的部分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情况。 系列专题 本期: 教育产业投资基金 预告: 地产大宗交易 制作 战略管理部行研部 意见&联系 教育产业投资教育产业投资基金基金 2 2017.04017.04 乾立乾立行研行研 乾立行研 一、 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概况 1. 教育市场综述 教育行业目前正以一种空前热度,吸引众多资本的涌入,这也成为当下“资本寒冬”的例外。特别是在 2016年”民促法第三次修正案“前后,教育投资达到了一定的高峰。而到 2017 年年初,随着民促法后相关配套法则出台后
3、,教育投资热稍有回落。特别是前两年对教育有大动作的几家上市公司目前相继公布年报,虽大部分呈现一片喜态,但部分企业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大举投资的勤上光电面临 2016 年 3.96 亿的巨额亏损,同比下降 2010.05%。这也给资本涌入热潮提出了冷思考,教育市场固然有着强势的市场需求、可预见的长期回报、稳定的现金流,但在与资本的结合下,如何发现优质标的或将标的变成优质标的, 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可以断定,教育资本市场的投后运营,也就是将懂教育的资本与教育标的结合会成为教育投资市场的关键。 2. 教育产业投资基金状况 教育投资热潮涌现的资本热还体现在前赴后继的教育产业投资基金上。教育产业投资基
4、金通常结合了多方资源,不论实在资本上,优质标的形成强购买力,管理运营,行业经验上,都是建立在资源的强强组合上。 2014 年至今,多达 32 支教育产业投资基金相继成立,总规模达 556.4 亿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有 3 支教育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规模达 15.5 亿;2015 年有 6 支成立,规模达 24.65 亿(增长率 59%) ;2016 年有 14 支基金成立,规模达 252.11 亿(增长率 922%) ;2017 年至今就有 9 支基金成立,规模已达 264亿,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的基金总规模。一开始的教育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由上市的教育企业基于发展不擅长而又有发展热点的“
5、互联网+”成立;之后,在 2015 年年中时,教育产业基金变成了上市公司转型的良方;2016年中开始,呈现出“上市公司+资方+教育企业”的模式,这也体现了目前教育投资的必然趋势和教育投资趋于理性的状态。 乾立行研 Source: 乾立基金 1)投资方 设立教育产业基金及投资公司的这些上市企业分别来自房地产、IT 信息化、文化传媒、传统制造行业及校办企业。根据目前成立的基金进行的总结,可将投资方可以分为三类: a) 教育企业。 从单一教育业务向教育全产业链布局, 特别是一些三板上市公司, 例如全通 (300359.SZ) 、新南洋(600661.SH) 、明师教育、和君商学(831930.OC)
6、 、龙门教育等。这类产业基金设立后将利好上市公司通过投资横向夯实、整合原有业务,并且纵向促进教育全产业链的发展; b) 教育相关产业链企业。从原有主业自然延伸出教育第二主业的上市公司,较为常见的是 IT 信息类延伸至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公司,例如立思辰、神州泰岳、中文在线、中国高科、佳创视讯、世纪鼎利等。还有如珠江钢琴,是在产业链下游进行布局; c) 转型教育企业。从非教育业务向教育业务跨界、转型的上市公司,例如房地产企业阳光城、新欧鹏、苏宁环球;制造企业威创股份、秀强股份、电光科技、首控集团、三垒股份等; 传媒企业凤凰传媒、皖新传媒。这类产业基金的设立抓住了教育行业在资本市场的政策红利与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