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饮料乳品 东吴证券研究所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4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饮料乳品行业深度报告 横看成岭侧成峰,乳业全景剖析横看成岭侧成峰,乳业全景剖析 2022 年年 06 月月 30 日日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汤军汤军 执业证书:S0600517050001 021-60199793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王颖洁王颖洁 执业证书:S0600522030001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李昱哲李昱哲 执业证书:S0600120110012 行业走势行业走势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2021&2022Q1 乳制品业绩总结:行业高景气,龙
2、头恒强,2022Q1 迎开门红 2022-05-04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产业链拆解:产业链拆解:1)上游:三聚氰胺事件为行业分水岭,牧场规模化及原奶自给提升为趋势。)上游:三聚氰胺事件为行业分水岭,牧场规模化及原奶自给提升为趋势。三聚氰胺事件后小规模养殖户出清,2009 年我国牛奶产量首次出现负增。规模化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截至 2020 年中国规模化牧场占比已达 67%,Frost & Sullivan 预计 2025 年将提升至 75%。近年国家提倡提升原奶自给率,高品质的原奶供给将降低我国对进口大包粉的依赖。2)中游:寡头竞争格局稳定。)中游:寡头
3、竞争格局稳定。以零售额计,2021 年伊利/蒙牛以 25.8%/22.8%的市占率位居前两位,龙头乳企产品结构丰富,渠道铺设完善;光明等区域乳企在重点区域强化先发优势及消费者粘性,发力低温乳品;燕塘、天润等地方性乳企经营区域较小。3)下游:)下游: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2016-2021 年,中国乳制品零售额的 CAGR 为 4.2%,至 2021 年达4425 亿元。 疫后乳制品提升免疫力成为共识, 但 2021 年仅有 30.5%的民众达到乳制品摄入量标准, 仅有 3.6 亿人坚持每天摄入乳制品。 对标国际, 2021 年我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为 10.04千克,同期日本/美
4、国实现 32.13/63.08 千克,渗透率空间广阔。 纵观行业发展历程,横向品类扩张,纵向技术推动:纵观行业发展历程,横向品类扩张,纵向技术推动:1)1997-2005 年,常温白奶时期。年,常温白奶时期。中国引入 UHT 技术及利乐无菌包后,常温奶保质期延长。1999 年常温奶/巴氏奶的销售额占比为 21%/60%,而 2004 年为 66.7%/18.1%。2)2005-2008 年,口味导向时期。年,口味导向时期。QQ 星、真果粒、酸酸乳等乳饮料涌现。此阶段营销盛行,与流行热点配合效果出众。2008 年乳饮料销售额达 390 亿元。3)2008-2015 年,酸奶时期。年,酸奶时期。2
5、008 年常温利乐冠包装面世。2009 年光明首推常温酸莫斯利安。2011-2015 年,酸奶市场增速明显高于白奶。4)2015-至今,低温至今,低温化时期。化时期。液奶市场步入成熟期,增速放缓。消费观念健康化,冷链运输成熟,巴氏奶回归。2015 年后巴氏奶市场增速高于液奶整体和常温白奶。 品类全貌:品类全貌:1)常温牛奶:进入价增阶段,双巨头争夺份额。常温牛奶:进入价增阶段,双巨头争夺份额。2007-2021 年,常温白奶 CAGR为 6.4%,增长稳健。2015 年起,常温奶销量增速回落,从量价齐升转向价增,乳企推出高端产品拓宽价格带。2021 年特仑苏零售额突破 300 亿元,稳固全球
6、UHT 奶第一品牌;金典有机液体乳市占率(以零售额计)达 51.4%,在细分市场位居首位。2)酸)酸+乳:顺应健康乳:顺应健康化、功能化,寻找高端差异化新方向。化、功能化,寻找高端差异化新方向。经历过增长红利期后,酸奶和乳饮料的增速于 2018年后放缓,至 2021 年市场规模为 1536 亿元。2018 年后,安慕希以超过 15%的市占率(以零售额计)稳居龙头。酸奶经历口味及包装的升级变迁,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化、营养化,乳企顺应零糖趋势,高端新品成为维持生命力的重要驱动。3)低温鲜奶:快速增长,全国)低温鲜奶:快速增长,全国乳企入局。乳企入局。2016-2021 年巴氏奶以 10.4%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