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中国联通联通 5G5G 创新中心创新中心 全息远程互动教学全息远程互动教学产品产品白皮书白皮书 V V1.01.0 中国中国联通联通 2012019 9 年年 0505 月月 中国中国联通联通 5G 创新中心创新中心 全息远程互动教学全息远程互动教学产品产品白皮书白皮书 目录目录 1. 政策背景. 3 2. 建设意义. 3 2.1. 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发展 . 3 2.2. 解决部分多媒体技术在感官上的不适感 . 4 2.3. 推动 5G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 4 3. 解决方案. 4 3.1. 整体系统架构 . 4 3.2. 网络拓扑图 . 5 3.3. 全息远程互动教学产品 .
2、 6 3.3.1. 全息播放平台. 6 3.3.2. 全息播放终端. 7 3.3.3. 全息薄膜. 8 3.3.4. 全息录制环境. 8 3.3.5. 全息互动服务器. 9 3.4. 配套设施 . 9 4. 合作模式. 9 5. 成功案例. 10 1. 政策政策背景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0-2020) 指出: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订数字教育资源技术与使用基本标准,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采用引导性投入,支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制定政府购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政策,支持使用者按需购买资源与服务,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
3、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资源服务。建立起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强调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加强智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技术开发与实践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 加快面向下一代网络的高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适应 5G 网络技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
4、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医院)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国际竞争新增长极。 2. 建设建设意义意义 2.1. 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存在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和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等问题。全息投影通过 5G 网络的传输,集终端、应用系统、平台、内容于一体,可以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远距离传输到网络可达的
5、任何地方, 打造异地双师互动教学模式,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以名师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数字 学校建设与应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2. 解决解决部分部分多媒体技术在感官上的不适感多媒体技术在感官上的不适感 部分多媒体投影技术对人体感官上均会造成相应的不适感, 如电视屏幕容易导致用眼疲劳,VR 头盔除了用眼疲劳外还会导致眩晕,这些方式均不利于长时间的观看。 全息投影技术有着其它投影技术不能比拟的优势,即可以让大家直接通过肉眼来观看虚拟事物,投影出来的画面非常清晰生动立体, 从而不会造成感官上的不适。 2.3. 推动推动 5G 技
6、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和以往的移动通信系统不同,5G 不仅仅是解决网络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行业的具体问题做集成网络、平台、业务、终端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而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源自真实的业务需求。全息投影技术由于其数据量大,同时要求流畅无卡顿投影和实时的互动, 对于传输网络的速率和时延都有极大的需求。5G 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而网络的发展离不开业务的升级,全息投影技术就是教育应用的全新升级,从而反向推动了 5G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3.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全息远程互动教学产品是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与合作伙伴在行业探索的基础上,联合打磨的一款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