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国内国内稀土资源:稀土资源:天赋异禀,天赋异禀,厚积薄发厚积薄发 稀土行业专题报告(二)2022.6.22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敖翀敖翀 周期产业首席 分析师 S1010515020001 商力商力 金属分析师 S1010520020002 拜俊飞拜俊飞 金属分析师 S1010521070006 国内国内稀土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均全球领先,品位较高,经过多年供给侧改革,我国资源储量、产量均全球领先,品位较高,经过多年供给侧改革,我国稀土行业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稀土行业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约,行业集中度从分
2、散到集约,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我持续提升。我国拥有完善的稀土全国拥有完善的稀土全产业链产业链布局,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国内稀土项目稳步布局,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国内稀土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夯实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龙头地位,新形势下稀土全产业链战推进,持续夯实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龙头地位,新形势下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有望持续提升,略配置价值有望持续提升,稀土稀土产业链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链发展步入快车道。 稀土资源集中度高,中国储量、产量全球第一。稀土资源集中度高,中国储量、产量全球第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 1.2 亿吨,中国储量为 440
3、0 万吨,越南为 2200 万吨,巴西为 2100 万吨,俄罗斯为 2100 万吨,四国总计占全球储量的 86%;2021 年全球稀土产量为 28 万吨,中国产量为 16.8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60%。全球稀土资源的集中度较高,中国产量、储量均为全球第一。 国内国内稀土稀土资源项目稳步推进,资源项目稳步推进,持续夯实全球稀土龙头地位。持续夯实全球稀土龙头地位。根据相关稀土集团、公司公告及各省份自然资源厅公布信息,截至 2021 年国内约有 86 座稀土矿山,其中 19 座稀土矿或已进入量产阶段,59 座稀土矿拥有采矿证,8 个矿山在勘察阶段,其中多个矿山的探矿证转采矿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4、持续夯实我国的全球稀土龙头地位。 国内稀土产业链完善,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国内稀土产业链完善,冶炼分离水平全球领先。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稀土产量约 1000 吨,1988 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近 3 万吨,超过美国 1984 年的历史最高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大稀土生产国,自此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水平领先全球并延续至今。我国稀土资源整体呈“北轻南重”的格局,其中重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优势资源。当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布局,冶炼分离环节专利数量全球第一,新形势下国内稀土全产业链战略价值或持续提升。 新能源等下游需求提振,新能源等下游需求提振,稀土稀土产业链发展步入黄金时代产业链发展步入黄金时
5、代。全球环保政策及国内“双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风力发电、变频空调、消费电子、轨道交通及工业机器人等各个领域或将持续高速发展。我们预计2030 年国内、海外新能源汽车将分别拉动 6、7.8 万吨的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增量,2030 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或达 36 万吨以上,稀土行业下游需求有望维持长期高速发展态势,稀土全产业链或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周期1。 稀土稀土供给供给或或刚性增长刚性增长,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全球多个经济体相继出台政策将稀土纳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我国稀土开采和冶炼分
6、离总量受到严格管控,由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每年分两批下达开采指标。根据“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适度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科学调控开采、冶炼分离规模,产量增长幅度与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密切相关。我们预计稀土生产和冶炼分离指标或以20-30%的年均增速按需投放,海外供给扰动有限,稀土行业供需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受疫情影响不及预期;海外产能扩张超预期;稀土价格波动;稀土开采、冶炼分类指标超预期。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国内稀土产业链完善、资源储量大、品位较高,随着新能源等新兴下游需求持续高增,稀土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国内稀土产业链利润或持续释放,维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