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中材科技细分业务板块最全梳理中材科技细分业务板块最全梳理 多角度看中材科技(002080.SZ)系列深度报告之一2022.6.21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华鹏伟华鹏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21010007 袁健聪袁健聪 新能源汽车行业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孙明新孙明新 基础材料和工程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 S1010519090001 林劼林劼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分析师 S1010519040001 滕冠兴滕冠兴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本篇是我们多角度看中材科技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一篇,由于
2、公司是多业务平台本篇是我们多角度看中材科技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一篇,由于公司是多业务平台公司, 且在不同细分领域均表现优异, 我们对公司各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梳理,公司, 且在不同细分领域均表现优异, 我们对公司各业务板块进行了详细梳理,重点聚焦在市场了解较少的锂电池隔膜、气瓶、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以重点聚焦在市场了解较少的锂电池隔膜、气瓶、膜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以挖掘各业务价值及投资机会。短期,风电叶片行业料将迎来盈利向上拐点,泰挖掘各业务价值及投资机会。短期,风电叶片行业料将迎来盈利向上拐点,泰山玻纤及中国巨石的合并方案也有望在年内出台, 我们维持公司山玻纤及中国巨石的合并方案也有望在年内
3、出台, 我们维持公司 2022-2024 年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38.50/43.56/48.24 亿元,给予目标价亿元,给予目标价 34 元,维持“买入”元,维持“买入”评级。评级。 玻纤、叶片业务有规模、有实力。玻纤、叶片业务有规模、有实力。公司玻纤产能规模全球第二,其中高端产品占比高,且单位成本近年来持续下降,具备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十四五”期间,公司规划产能增量超过 10%,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处于全国龙头地位,具备产品品类、客户机构、产能规模、技术实力和成本等全方位优势,风电零部件行业盈利预计将于 2022Q2 筑底,下半年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锂电隔膜
4、业务:锂电隔膜业务:2022 年进入盈利兑现期。年进入盈利兑现期。锂电池隔膜行业具备成长弹性,进入壁垒高,竞争格局优异。公司深耕膜材料研发 20 余年,具备湿法+涂覆技术优势,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及提升规模降低成本,我们预计该业务 2022 年收入和盈利同比大幅改善,进入业绩释放期;且随着未来新增产能的投放,该业务具备销量高增及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空间。2022 年或为公司锂膜业务成长元年。 高压气瓶业务:高压气瓶业务:CNG 市占率第一,具备技术优势。市占率第一,具备技术优势。氢能源行业具备发展空间,我们预计 2025 年相关市场产值将达到千亿规模, 而储运环节是高效利用氢能的关键。公司 CNG 气
5、瓶业务国内市占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并率先突破 IV 型储氢瓶生产技术,目前苏州基地已形成年产 3 万只 70MPa IV 型储氢气瓶生产能力。随着氢能行业的发展,公司相关产品料也将跟随放量。 其他新材料及装备业务:依托南玻院、北玻院的其他新材料及装备业务:依托南玻院、北玻院的技术优势,打通产业化道路。技术优势,打通产业化道路。南玻院成立于 1964 年, 是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的策源地和辐射源, 是集玻璃纤维、绝热材料和碳纤维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北玻院创建于 1958 年,是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发祥地,专注于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电子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高品质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加工、销售和
6、技术服务。1)膜材料:公司高温过滤材料近年来年化收入增速在 10%左右,率先在行业内突破超净排放覆膜滤料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玻璃纤维纸收入维持稳定,2021 年收入达 3.4亿元,同增 24%,未来公司计划新增 1.2 万吨产能,我们预计新产能投运后可以实现销量翻倍。2)工程装备:设计并投产玻纤池窑生产线 70 余条、岩矿棉生产线 100 余条,行业领先。3)特种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公司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参与多项重大专项工程,2021 年先进复合材料业务实现营收 9.47 亿元,同比增长 50.1%。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相关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公司产能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