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数据隐私合规行政处罚研究报告n2022年1月nBy iLAW合规创研院CONTENTS引言11. 总体概况32. 工信部行政处罚数据分析52.1 处罚结果分析52.2 处罚金额分析62.3 处罚事由分析72.4 数据隐私合规处罚时间与地区分析93. 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数据分析103.1 处罚结果分析113.2 处罚金额分析113.3 处罚事由分析123.4 处罚时间及地区分析144. 国家网信部门行政处罚数据分析184.1 处罚对象分析184.2 处罚金额分析194.3 具体通报案例205. 2022年监管预测22By iLAW合规创研院引言2021年是我国数据隐私合规治理历程上
2、的重要一年。1月1日,我国首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人隐私权及隐私的概念,确立了隐私是人格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3月15日,备受瞩目的央视“315晚会”曝光多起数据隐私不合规事例,包括多家知名品牌店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违规搜集海量人脸信息、招聘网站涉嫌违规出售用户简历、知名手机软件及浏览器涉嫌违规收集用户信息.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发布。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下架“滴滴出行”App。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上述平台均停止新用户注册。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
3、据安全法施行。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11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这既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新丰碑,也意味着我国数据隐私合规进入新阶段。在执法层面,2021年度工信部已经连续通报10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录,并对拒不整改的APP予以下架等处罚措施。另一方面,数据隐私合规相关行政行政处罚力度也在随之变化。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施行前,数据合规领域行政处罚依据主要来自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信条例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而2021年出台并施行的
4、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数据违法行为规定了多项行政处罚条款,对不履行规定保护义务、交易来源不明的数据、拒不配合By iLAW合规创研院1国家机关进行数据调取、违反国家核心数据管理制度及数据出境管理要求等行为,均设定了严格的罚则:对单位最高可罚5000万元,并可以视违法程度责令违规企业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个人最高可罚1000万元,并可以对其采取“职业禁入”限制,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相关违法行将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为更详细、全面地了解我国行政执法动态,本报告拟从行政处罚数据分析入手,对2021年度我国行政处罚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本
5、报告搜集的数据来源如下:(1)国家工信部及各省通信管理局网站行政处罚公示(2)国家网信办网站及地方网信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3)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报告期间: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By iLAW合规创研院21. 总体概况本报告期间内通过上述数据来源收集到数据隐私合规相关行政处罚数据共 234 起。其中,由国家工信部及下属地方通信管理局作出的数据隐私合规相关行政处罚共 32 起,由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共132 起,由各地网信部门作出的共 70 起。工信部,32起14%市监局,132起56%网信办,70起30%行政处罚数量本报告所搜集的 234 起数据隐私合规行政处罚中
6、,工信部共罚款30次,各地市监局共罚款 128 次,各地网信部门共罚款 67 次。 2021年度三部门做出罚款金额共计 36,856,671 元,其中,网信部门共罚款2,790,000 元,市监局共罚款 6,706,671 元,工信部门共罚款 2,250,000元。3225.00 670.67 2790.00 7.50 5.24 41.64 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工信部市监局网信办单位:万元处罚金额分析总金额平均金额本报告所搜集的 234 起行政处罚共涉及19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江苏、北京、上海所发生行政处罚数量最多,分别为 83 起、72 起、29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