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深度 医药生物 2022 年 06 月 05 日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 优于大市优于大市(维持维持)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王艳王艳 邮箱: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1.猴痘疫情点评:建议关注后续疫情发展 ,2022.5.24 2.医药行业周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国家战略, 防治药械潜力巨大 ,2022.5.15 3. 医药行业周报: 口服药物+消费复苏仍为重点 ,2022.5.8 4.制药装备及耗材 2021 年年报及2
2、022 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靓丽,行业景气,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2022.5.6 5. 零售药店 2021 年年报及 2022 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出现分化,随着疫情好转,有望实现复苏 ,2022.5.5 内窥镜内窥镜行业深度:小内镜大需求,行业深度:小内镜大需求,从内镜全产业链看进口替代进程从内镜全产业链看进口替代进程 内窥镜内窥镜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为什么我们核心观点:为什么我们如此如此看好内窥镜赛道?看好内窥镜赛道?大百亿级大需求+进口替代大空间,内镜赛道的投资具备充分的行业增长+国产厂商结构性的投资双重属性。本文以 70+页
3、的篇幅, 旨在提供内窥镜的全球及国内动态发展的视角,从技术原理窥见壁垒高度与差距, 并拆分内镜的产业链, 从整条产业链层面出发寻找到更多国产厂商的突围思路,站在系统全局角度看国产内镜的进阶之路。 小内镜大需求,小内镜大需求,内镜兼具赛道大内镜兼具赛道大+进口替代大进口替代大,大大百亿级空间国产厂商大有可百亿级空间国产厂商大有可为为。依托全球内镜 200 年技术的推陈出新,国内 30 年内镜应用迅速发展,根据沙利文统计,2020 年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 231 亿元,伴随着微创手术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内镜诊疗、早筛普及率的上升,国内内镜持续扩容,根据我们的测算,中长期软镜市场需求空间有望达到 51
4、6 亿元,硬镜空间有望达到 333 亿元,技术持续升级+大百亿级的天花板持续指引内镜赛道的高景气。边际上看,国内内镜驶入发展快车道,随着进口的持续增加,近些年国内内镜需求显著提升;结构上看,随着内镜技术的下沉普及和分级诊疗政策指引, 下沉市场有望成为内镜较大的增量市场, 同时采购端也表现出内镜需求在配置率相对不高的中西部地区加速提升。 当前无论软镜还是硬镜均呈现进口垄断,尽管国产内镜起步较晚,但高速成长,一方面国产厂商在技术端加紧追赶, 另一方面国内丰富的市场层次也给国产厂商的切入创造更大的机会, 叠加国产替代政策的大背景, 我们预计中长期国产厂商软镜市场份额预计为 244 亿元,硬镜市场份额
5、为 164 亿元,当前国产内镜厂商普遍体量较小,看好国产内镜的星辰大海。 从从细分产业链角度,看国产内镜的突围思路和进度细分产业链角度,看国产内镜的突围思路和进度。为什么小小的内镜,全球表现为地域和格局的双重集中呢?回到内镜本身, 与其他设备不同的是, 内镜具备诊断+治疗的双重属性,临床操控与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端替代的品牌壁垒相比其他医疗设备要更高, 也意味着从技术端到临床端所到之处皆有壁垒需要攻克。 因此通过理解和把握外资龙头在产业链上的环环领先和先发优势后, 能更好的分析和把握产业动向及国产厂商的阶位。 首先,首先,中长期看,中长期看,我们认为我们认为内镜内镜产业链层层产业链层层壁垒
6、壁垒下,下,未来未来仅仅少数少数具备竞争力的国产具备竞争力的国产优秀优秀内镜内镜品牌品牌进入主流进入主流竞争竞争赛道赛道。 结构上,结构上, 产业链产业链差异差异性导致了性导致了硬镜与软镜的硬镜与软镜的发展发展阶段与国产化阶段与国产化的的异步性异步性,同时同时我们判断我们判断稳态格局中稳态格局中国产硬镜厂家略高于软镜厂家国产硬镜厂家略高于软镜厂家数量数量。内镜分硬镜与软镜,产业链具有一定差异性:1)硬镜产业特征表现为集群,因其开放生态,即可以依靠产业链分工+上游的支持完成整机系统的集成进入市场,门槛低于软镜,入局企业相对软镜较多,但同质化竞争也倒逼硬镜相比软镜更快发展至 4K、3D、特殊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