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湖北省辐射环境年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二二二二二二年年三三月月目目录录第一章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11.1 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11.2 累积剂量. 11.3 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21.4 环境电磁辐射.2第二章 2021 年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5第三章 2021 年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83.1 电离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83.2 累积剂量. 93.3 空气. 113.4 水体. 153.5 土壤. 173.6 电磁. 18第四章 2021 年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变化.21第五章 小结.22前前 言
2、言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章节的数据来源于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及我省自筹资金建设的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2021 年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按照生态环境部下达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方案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要求开展,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包括 15 个电离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武汉、宜昌、襄阳、黄石、黄冈、孝感、恩施、荆州、荆门、十堰、神农架、随州、鄂州、潜江、咸宁)空气吸收剂量率在线连续监测,10 个地级市陆地辐射监测点(武汉、十堰、襄阳、荆门、孝感、宜昌、黄石、黄冈、荆州、神农架);空气监测包括气溶胶、沉降物、空气(水蒸气)和降水中氚、气态放射性碘同位素监测;16 个水体监测点(包
3、括 2 个地表水、1 个地下水及 13 个饮用水源地);14 个土壤监测点(武汉、十堰、襄阳、荆州、随州、荆门、孝感、宜昌、黄冈、鄂州、恩施、黄石、咸宁、神农架);2 个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点及 15 个电磁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武汉、襄阳、宜昌、黄石、恩施、荆门、十堰、仙桃、荆州、孝感、鄂州、咸宁、黄冈、潜江、天门)。1第一章第一章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湖北省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报告中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以及电磁辐射控制限值(GB 8702-2014)。辐射环境监
4、测数据评价分为三类,分别为:1、天然本底水平判断;2、人工放射性核素异常判断;3、相关标准限值比较,评价方法见表 1。1.1 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当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小时均值超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调查:监测和数据采集等设备故障、性能变化或受外界干扰;降雨(雪)、潮汐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土壤、道路、植被、水体和建筑物等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则进一步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排查:核设施运行状况;核与辐射事件;核试验、医疗照射、核技术应用、NORM 等其他人为活动。如有必要,则开展专项调查监测,以评估对公众健康的影响。1.2
5、累积剂量累积剂量若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小时均值超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调查:测量仪器的性能、测量方法等测量条件的变化;降雨(雪)、潮汐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土2壤、道路、植被、水体和建筑物等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则进一步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排查:核设施运行状况;核与辐射事件;核试验、医疗照射、核技术应用、NORM 等其他人为活动。如有必要,则开展专项调查监测,以评估对公众健康的影响。1.3 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当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高于本底水平、出现异常、或超相关标准限值,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调查
6、:样品的采集与运输、前处理方法、测量仪器的性能、测量方法等测量条件的变化;雾霾、沙尘、降雨(雪)、水文参数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土壤、道路、植被、水体和建筑物等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 则进一步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排查:核设施运行状况;核与辐射事件;核试验、医疗照射、核技术应用、NORM 等其他人为活动。如有必要,则开展专项调查监测,以评估对公众健康的影响。1.4 环境电磁辐射环境电磁辐射当综合电场强度监测值超电磁辐射控制限值中规定的控制限值,对以下影响监测值的因素进行调查:测量仪器的性能、测量方法等测量条件的变化;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电磁辐射设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