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专题报告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行业深度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行业报告 银行与金融科技 2022 年 05 月 31 日 强于大市(维持)强于大市(维持) 行情走势图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银行*2021年报综述:稳字当头,改善延续 2022-04-02 行业深度报告*银行*商业银行资本专题:行业监管趋严,内外并举夯实资本能力 2022-02-28 行业动态跟踪报告*银行*稳增长政策发力,看好板块估值修复 2021-12-13 行业年度策略报告*银行*
2、风险整固,转型破局 2021-12-06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袁袁喆喆奇奇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7060001 YUANZHEQI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黄韦涵黄韦涵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21070072 HUANGWEIHAN 平安观点: 中间业务将中间业务将成成为银行构筑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为银行构筑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内外银行业资本监管的不断趋严,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重资产模式面临的约束愈发明显。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融资结构的调整,传统利息收入增长面临着更多挑战,我们认为未来如何更好地拓展中间业务将会成为银行构筑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所在。 现状
3、:去伪存真,大中型银行优势凸显现状:去伪存真,大中型银行优势凸显。从国内主流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贡献度受行业监管和口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占比不增反降,截至 21 年末,行业中间业务对营收的贡献比重在 15%左右,考虑整体非息贡献占比近 20%,与海外银行相比依然存在不少差距(国外大型银行非息占比普遍长期保持在 40%以上) 。个体方面,大中型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更强,中收表现更为优异。从 21 年年报来看,上市银行中收排名靠前的依次为招行、平安、兴业,占比分别达到 28.5%、19.5%、19.3%。 海外经验:海外经验:资本市场业务成为资本市场业务成为中收助
4、推器中收助推器。通过比较四家美国大型银行与国内的中间业务发展情况能够看到,其更高的中收占比主要源自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投行等与资本市场高度相关的业务板块。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受益于美国混业经营的制度环境和活跃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各家银行极大的战略资源倾斜也十分重要,最大化地提升各板块的业务能力、并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最终得以实现业务联动和共赢,以摩根大通为例,其资管、投行板块均处行业前十水平,专业能力优势突出。而对于国内银而对于国内银行而言,虽然当前制度环境的约束仍在,但从长期来看直融占比提升以及行而言,虽然当前制度环境的约束仍在,但从长期来看直融占比提升以及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明确,这就要求国内银
5、行适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明确,这就要求国内银行适时提前布局,提升子时提前布局,提升子板块板块专专业能力,把握变革中的机遇。业能力,把握变革中的机遇。 展望:展望:把握改革红利,财管把握改革红利,财管+资管资管+投行三轮驱动投行三轮驱动。1)财富管理:行业长)财富管理:行业长期转型关键,渠道力争先。期转型关键,渠道力争先。在该赛道我们看好渠道力领先的银行,目前招行等头部传统金融机构在持续服务能力、精细化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优势显著,能够更好地匹配客户需求。2)资产管理:后资管)资产管理:后资管新规时代竞争加剧,差异化制胜。新规时代竞争加剧,差异化制胜。银行理财逐步完成存量整改和净值化转型
6、,目前正重新步入正轨,市场份额仍具引领优势,同时理财子公司运营机制的改善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我们认为商业银行亟需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尤其是拓宽管理边界,寻求差异化的发展。3)投行:顺应资本市场改革,品牌)投行:顺应资本市场改革,品牌决定决定竞争力。竞争力。银行的品牌效应将极大依托于其同业整合能力,以兴业为例,依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对同业客户的多年深耕经验构筑“投行生态圈” ,通过平台化战略不断增强用户黏性,进一步确立在同业资金结算、财富管理、资产流转等方面的优势。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3)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