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首次覆盖 纳微科技(688690.SH) 2022 年 05 月 31 日 增持增持(首次首次) 所属行业:医药生物 当前价格(元):69.00 证券分析师证券分析师 陈铁林陈铁林 资格编号:S0120521080001 邮箱: 王绍玲王绍玲 资格编号:S0120521090003 邮箱: 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沪深300对比 1M 2M 3M 绝对涨幅(%) -5.28 -10.07 -10.07 相对涨幅(%) -7.16 -6.25 0.47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纳微科技(纳微科技(688690.SH)
2、 :掌握微球制) :掌握微球制备底层技术,填料国产替代先行者备底层技术,填料国产替代先行者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投资投资逻辑逻辑:1)具备底层技术:)具备底层技术:公司掌握微球制备底层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从平板显示向医药生物、体外诊断等领域拓展。2)产品已经基本完成客户覆盖:产品已经基本完成客户覆盖:公司填料产品客户基本已经涵盖了国内优秀制药企业, 有望率先实现国产替代并持续提升国产替代渗透率。3)横向产品线拓展已经开启。)横向产品线拓展已经开启。公司已经开始横向拓展,色谱柱及蛋白纯化仪器领域已经有体量,长期看,有望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型企业之一。 掌握微球制备底层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3、。掌握微球制备底层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博士是材料学领域的专家,在江博士的带领下,公司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扩充。深耕多年,公司掌握了微球制备技术底层技术,在底层技术的支撑下,公司产品从平板显示领域的间隔物微球、导电金属球延伸拓展至生物医药领域,并实现了亲和填料、离子交换填料、硅胶色谱填料等多款高价值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凭借技术实力,产品仍在升级换代中。除了填料领域,公司还将产品拓展至体外诊断领域。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充分显示了技术实力。 产品已经完成了优秀制药企业的覆盖产品已经完成了优秀制药企业的覆盖,有望持续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国产渗透率,享受进口替代,享受进口替代
4、红利。红利。2021 年底,公司色谱填料及层析介质产品客户达 500 家,较上年增加约101 家,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及三期临床项目的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收入约 1.64 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 36.78%。公司客户中包含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国内优秀企业,客户数量快速增加,临床早期试用客户不断增加,预计随着临床及商业化进程的推进,需求量将逐步扩大。在制药产业链自主可控意愿强烈的背景下,公司产品已经在性能上满足使用要求,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国产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产品横向拓展步伐已开启产品横向拓展步伐已开启,长期看,有望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型企业之长期看,有望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型企业
5、之一。一。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延伸,公司已经向色谱柱领域拓展,且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体量,近期,公司公告了收购赛谱仪器的计划,产品将向蛋白纯化领域拓展。公司产品已经围绕纯化领域进行横向拓展,随着公司产品线增加,且逐步放量,长期看,有望打造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型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填料产品的放量节奏,预计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将实现营收 7.26/10.93/15.43 亿元,同比增长 62.68%/50.53%/41.1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79/4.68/6.80 亿元,同比增长 48.2%/68%/45.3%。国内生物药企业的蓬勃发展叠加生物药 CD
6、MO 产业从欧美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 下游需求处于高景气状态,公司是产业链中具备微球制造底层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国产替代先行的企业,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趋势。结合业绩与估值的匹配性,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 公司产品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57%-46%-34%-23%-11%0%1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纳微科技沪深300 公司首次覆盖 纳微科技(688690.SH) 2 /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Base 股票数据股票数据 总股本(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