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 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成员包括中国主要的运营商、制造商、高校和研究机构。推进组是聚合中国产学研用力量、推动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引言5G+垂直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及承载需求5G+垂直行业承载关键技术基于网络切片的5G+垂直行业承载方案5G+垂直行业承载网络发展趋势及建议总结和展望主要贡献单位P1P2P13P24P32P35P36I M T - 2 0 2 0 ( 5 G ) 推 进 组5G+垂直行业承载技术及典型应用方案
2、研究白皮书1I M T - 2 0 2 0 ( 5 G ) 推 进 组5G+垂直行业承载技术及典型应用方案研究白皮书引言2019年6月5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5G发展元年。经过一年多的网络建设,我国已建成了基本覆盖全国地市及以上城市5G商用网络。5G商用的初期,业务应用以增强移动宽带(eMBB)为主,重点面向消费者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部分行业用户的视频应用需求。随着5G网络部署的持续推进,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涌现。5G+智能电网、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交通、5G+智慧教育、5G+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探索层出不穷,百花齐放,整体呈现示范类简单场景向系统化复杂场景的发展态势
3、。行业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和应用场景复杂性对5G及其支撑网络提出了新需求。“5G商用,承载先行”,面向5G+垂直行业的新应用和新需求,承载网络在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安全隔离、灵活带宽和超高时频同步等网络特性方面临新的挑战。IMT-2020(5G)推进组的5G承载工作组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布发布了5G承载网络架构与技术方案和5G回传规模组网和典型场景应用方案研究白皮书。本白皮书在已发布白皮书基础上,聚集分析并提出面向5G+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承载需求、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等。首先,综合分析5G+典型垂直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研究提出承载网络典型需求。在此基础上,深度分析了承载网络在资
4、源隔离和低时延保障、业务灵活连接、高可靠性保障、高精度质量检测等SLA保障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适合5G+垂直行业的承载网络技术方案,并结合5G+智能电网、5G+智慧医疗、5G+车联网、5G+智慧港口的四类应用场景给出了5G承载网络的行业典型应用方案。最后,分析研判了我国5G+垂直行业的承载网络技术整体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关产业发展建议。业界应进一步推动技术方案的收敛,完善标准化,形成产业合力,加速推动5G+垂直行业的承载技术及组网方案成熟,有力支撑5G+垂直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I M T - 2 0 2 0 ( 5 G ) 推 进 组5G+垂直行业承载技术及典型应用方案研究白皮书25G+
5、垂直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及承载需求2.1 5G+垂直行业场景概述随着5G商用步伐的逐步加快,垂直行业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5G+垂直行业的应用创新在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1)新基建加速5G+垂直行业应用,推动多个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中国”等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2020年5G+垂直行业进入了发展应用的快车道。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力推开展5G在智慧医疗、协同制造、智能电网、车联网、智慧教育、智慧港口、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的七大重点领域
6、创新,并提出了明确的系统建设及指标要求。地方政府、电信运营商和中央管理企业启动了上百个5G创新应用提升工程,5G+垂直行业发展无论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在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2)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由试点探索进入初步应用新阶段。随着5G商用全面开启和网络建设加速推进,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各地方各行业5G创新应用百花齐放。在新基建的政策引导下,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进入体系化应用发展阶段。根据5G+垂直行业应用的技术和网络成熟度、市场前景发展情况的评估预测,5G+垂直行业场景应用发展情况与承载网络挑战难度之间的关系见图1。从发展节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