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 电机电控技术路径迭代,高功率密度是发展方向电机电控技术路径迭代,高功率密度是发展方向 . 5 1.1. 新能车电驱动系统详解 . 5 1.2. 扁线化趋势明确,双电机占比提升 . 10 1.3. IGBT 单管并联渗透率有望提高,高压碳化硅趋势明确 . 12 2. 中高端车型比例上升,电驱动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中高端车型比例上升,电驱动行业规模加速扩张 . 17 2.1. 电动化大势所趋,中高端车型自主份额提升 . 17 2.2. 混动技术逐步突破,推动传统汽车向新能源过度 . 20 2.3. 市场规模加速扩张,行业格局逐步清晰 . 23
2、3. 三方与主机厂并存,国内供应商的全球化三方与主机厂并存,国内供应商的全球化. 24 3.1. 电驱动行业升级,市场集中度提升 . 24 3.2. 主机厂自制与第三方供应并存,国内第三方比例持续提升 . 26 3.3. 三方供应商逐步切入国际客户,全球化加速 . 28 4. 推荐标的推荐标的. 31 4.1. 方正电机:扁线电机龙头,产能持续扩张 . 31 4.2. 英搏尔:单管并联有效降本,集成芯渗透率有望提升 . 31 4.3. 巨一科技:装备电驱双轮驱动,新势力客户拓展顺利 . 32 4.4. 卧龙电驱:客户持续扩展,新能源业务加速 . 32 4.5. 金杯电工:扁线细分龙头,产品覆盖
3、主流车企. 33 4.6. 精达股份:深度绑定核心客户,扁线产能扩张迅速. 3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电驱动系统组成 . 5 图 2:新能车电机的分类. 5 图 3: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的定转子. 5 图 4:2021 年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驱动电机类型分布 . 6 图 5:永磁同步电机的构成 . 7 图 6:永磁同步电机成本构成. 7 图 7:电机生产工艺流程图 . 7 图 8:电机控制器硬件构成 . 8 图 9:电机控制器成本构成 . 8 图 10:电驱动系统的集成. 9 图 11:电驱动系统集成可以有效降本 . 9 图 12:多合一集成技术迭代 . 9 图 13:2021 年单月三
4、合一系统销量 . 10 图 14:三合一电驱动渗透率持续上升 . 10 图 15:圆线绕组和扁线绕组 . 10 图 16:扁线电机综合性能优于圆线电机. 10 图 17:Hairpin 工艺流程图 .11 图 18:Si 基器件和 SiC 器件耐压程度对比 . 15 图 19:SiC 功率器件对比 Si 功率器件优势 . 15 图 20:SiC 逆变器通过增加续航减少成本. 17 图 21:2018-2022Q1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万辆) . 17 rQqPrQpMxPmRoMmPuNnPmN8O9R6MoMnNtRnPjMpPmRjMnMuM7NrRvMuOnQpMuOrRtP 图 2
5、2:近六个月纯电动和插电混动销量(万辆). 17 图 23:近两年新势力车企销量(单位:万辆) . 18 图 24:2021 年分价位新能车销量及占比(单位:万辆) . 19 图 25:2022E 分价位新能车销量及占比(单位:万辆). 19 图 26:2021-2022E 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单位:万辆) . 20 图 27:2021-2022E 混动车市场份额(单位:万辆). 20 图 28:HEV 工作原理. 21 图 29:PHEV 工作原理 . 21 图 30:近五年 BEV、HEV、PHEV 销量(单位:万辆) . 23 图 31: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单位:万辆). 24 图 32:
6、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单位:亿) . 24 图 33:2021 电机销量前 10 企业 . 24 图 34:2021 电控销量前 10 企业 . 24 图 35:近五年四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 . 25 图 36:近五年四家公司电驱动系统业务毛利率 . 25 图 37:扁线电机的成本构成 . 25 图 38:钕铁硼永磁材料价格上涨(单位:万元/吨) . 25 图 39:2020 年和 2021 年电机装机量 CR10. 26 图 40:2020 年和 2021 年电控装机量 CR10. 26 图 41:近三年四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单位:亿元) . 27 图 42:近三年四家公司的研发人员. 27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