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报告 1 2025 年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析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公用评级四部 研究报告 2 一、一、行业概况行业概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发展受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投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高度重视;城投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主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等问题。风险等问题。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规范和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规范和行业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
2、城投企业承担职能和经营业务逐步多元化,但在人员、业务、企业的不断发展,城投企业承担职能和经营业务逐步多元化,但在人员、业务、资金等方面与地方政府联系仍较为紧密。资金等方面与地方政府联系仍较为紧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开展,包括机场、地铁、公共汽车、轻轨等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市内道路、桥梁、高架路、人行天桥等路网建设,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电信、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公用事业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及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等有着积
3、极的作用,行业发展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城投企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的重要主体。2008 年以来,在宽松的融资环境及“4 万亿”投资刺激下,城投企业数量及融资规模快速上升,满足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债务风险也随之加大。为防范债务风险,2010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债务规模的无序扩张进行约束,并要求逐步剥离城投企业的政府融资职能、分类推进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规范和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城投企业承担职能和经营业务逐步多元化,但在人员、业务、资金等方面与地方
4、政府联系仍较为紧密。二二、行业监管与政策行业监管与政策 2024 年以来,年以来,一揽子化债方案一揽子化债方案不断丰富细化,政策实施更加深入不断丰富细化,政策实施更加深入,同时强调严同时强调严肃化债纪律,地方政府化债取得阶段性成果,城投企业肃化债纪律,地方政府化债取得阶段性成果,城投企业新增融资持续呈收紧态势,新增融资持续呈收紧态势,债债务增速持续放缓、城投债融资转为净流出务增速持续放缓、城投债融资转为净流出,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流动性风险得以缓释,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流动性风险得以缓释;随着增量化债措施出台,化债工作思路转变为化债与发展并重,政策驱动地方政府及随着增量化债措施出台,化债工作思路转
5、变为化债与发展并重,政策驱动地方政府及城投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城投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城投企业的发展与监管政策密切相关,同时城投企业监管政策随宏观经济周期变化存在阶段性的收紧与放松。2014 年,新预算法和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先后出台,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明确了“开前门堵后门”核心监管思路。2017 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随后一系列监管政策密集出台,奠定了对隐性债务“控增化存” 研究报告 3 的监管基调。2021 年 4 月,沪深交易所收紧城投企业公司债券发行审核条件,明确指出发行公司债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并对不同资质
6、企业发债进行分类管理;同年 7月,银保监发202115 号文及补充通知要求切实把控好金融闸门,从金融机构端加强城投企业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并明确隐性债务主体认定标准。2023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化债支持、央行设立应急流动性资金贷款等;随后,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重启,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城投企业经营性债务置换。一揽子化债方案有效缓释了地方政府短期债务风险,同时有助于建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和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抑制地方债务的无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