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05 iResearch Inc. 中国云服务行业应用白皮书22022.5 iResearch Inc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摘要SMS研究逻辑行业应用行业渗透选型建议发展建议本报告侧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视角去看待云服务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差异化应用。从供给侧来看,研究厂商基于自身行业理解和技术积累为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所提供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需求侧来看更加强调云服务在应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行业属性差异。供给侧作为当前云服务行业应用的主导方仍发挥着推动作用,需在整体基础设施、技术能力融合、商业模式创新上加大投入,加速云服务在各行业渗透。需求侧则需要进一步认识自身业务特点
2、和需求能力,从部署模式选择、多云管理能力上进一步加强,实现从上云跟随者向云平台主导者的角色转换。云服务在泛互联网、零售、政务、金融渗透相对较高达到30%以上,且对于行业的赋能价值较高,而汽车、医疗、教育的上云节奏相对较慢,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在当前云服务行业应用发展历程中,各行业应用并不均衡,其中云服务通过赋能泛互联网行业各个环节,市场占比较高,达到27%左右。政务在政策鼓励下加大IT(尤其是云服务)支出,近年来上云速度持续加码,占比为17%左右。而金融行业自身信息化程度高,在私有云的部署上应用能力较强,项目金额较高,占比为11%左右。企业客户在面临经营痛点及数字化转型诉
3、求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厂商数量多、解决方案多样化、无法深入了解厂商技术能力和自身需求的匹配性。本报告建议从技术、服务、厂商三个维度综合考量去选择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解决方案,根据自身行业和企业属性有针对性的对各指标进行考察。3云服务行业应用-发展背景篇1云服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篇2云服务行业应用-战略建议篇342022.5 iResearch Inc 本报告研究逻辑从供需视角双向研究,强调不同行业差异性解决方案诉求相对于以往艾瑞常规云服务相关研究报告,本报告侧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视角去看待云服务在各个垂直行业的差异化应用。一方面从供给侧来看,研究厂商基于自身行业理解和技术积累为满足不同行业客户
4、需求所提供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厂商会不断调整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生态策略来适应需求侧的诉求。另一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更加强调云服务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形态,包括在基础资源层、平台资源层、应用层上的明显行业属性差异。此外,对于需求侧的属性划分,本报告将聚焦在具备一定共性需求的数字原生行业和非数字原生行业两大类型进行研究。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常规云服务相关报告云服务行业应用报告常规云服务相关报告常规云服务相关报告供给侧角度从供给侧厂商视角研究市场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发展动态等。不侧重强调不同行业的需求属性,更多从整体视角看待云服务的底层技术、敏捷灵活优势、应用
5、形态、业务分工重构等特性。供给侧角度需求侧角度厂商视角看行业不侧重行业需求属性针对不同行业的差异性需求痛点,研究厂商基于行业理解和技术积累所提供的满足企业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强调云服务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形态,包括在基础资源层、平台资源层、应用层上的明显行业属性差异。按照行业数字原生属性划分1.构建形式:数字原生行业是指以数字世界为中心来构建,生成了以软件和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数字世界入口。2.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运营中均利用数字技术作为竞争优势的组织。3.行业特征:在数字化层面较传统企业具有显著先发优势与赋能价值。1.构建形式:非数字原生企业多以物理世界为中心来构建,围绕生产、流通、服务等具
6、体的经济活动展开的。2.数字化能力:缺乏以软件和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数字世界入口。3.行业特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非数字原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诉求。数字原生行业非数字原生行业电商游戏音视频政务金融工业零售建筑典型代表行业典型代表行业本报告主要研究逻辑及行业划分在线教育网络媒体52022.5 iResearch Inc “云”概念在上世纪60至90年代基于“共享”“虚拟技术”等关键理念而成型,90年代晚期出现厂商“云服务”实践,代表案例有率先应用SaaS模式的Salesforce与Concur。2006年Google正式对外介绍主打数据服务与服务器基建的“云计算”概念,2008年AWS发布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