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汽研(601965)2021年中报交流会纪要日期交流机构公司参与交流人员2021年8月30日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东吴证券、华西证券、华泰证券、国联证券、华福证券、长城证券、长江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国金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中欧基金、兴业基金、招商基金、安信基金、平安基金、长江养老保险、擎天普瑞明等100余家机构(排名不分先后)副总经理/董秘:刘安民总会计师:杨磊副总经理:王红钢总监:抄佩佩总监:陈涛Q1:公司上半年技术服务业务持续增长,请问具体是由哪些细分业务贡献?公司上半年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8.75亿元,同比增幅35.26%,可以说技术服务业务各个板块都有一定贡献,
2、其中比较突出的如:风洞中心产能进一步释放,基本实现满产;排放检测业务抓住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标准实施机遇,实现新业务拓展;智能中心和新能源中心随着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关注提升和投入增加,相关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Q2:公司智能中心主要有哪些业务,开展情况如何,目前有哪些相关政策法规?公司智能中心主要提供两类技术服务和三类解决方案。两类技术服务包括智能汽车整车测试评价服务、智能汽车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技术服务;三类解决方案包括场景库与仿真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智能汽车测试装备解决方案、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智能中心围绕智能驾驶研发和相关测试评价核心业务,打造的仿真测试平台能提供自动驾驶模型、软件、
3、硬件在环测试和云端并行仿真测试,开发的中国典型驾驶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的中国特色道路场景。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提供围绕车路协同相关的集成设备服务。智能驾驶相关的法规,近期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应该说从产品准入角度加强了管理,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可能会有一些相应的细则出台。Q3:公司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开展情况如何,是否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公司数据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已经打造了一些商业模式的雏形,并产生了一定的收入,主要构建了三方面的核心能力。第一是构建了在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源方面的能力,如公司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
4、回中心合作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平台,目前大概拥有17万辆实时的完全立足于汽车安全预警标准的数据资源,此外依托同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监控平台对接的西南分中心能获取全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监控平台的部分实时数据。第二就是搭建了一套面向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的算法,现在算法是由5套模型构建而成,模型的预警效果在行业内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认可。第三就是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大数据特点,我们自主研发了数据平台,平台是在行业里数据中台的技术基础上做了二次开发,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提供大数据服务。基于以上核心能力,数据中心现在主要对外输出两方面的业务,第一是基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的Sass服务;第二就是数据中台业务,面向企业和
5、政府去做一些数据平台和数据治理的服务。此外,数据中心也积极寻找与公司核心检测业务的协同,如新能源汽车的年检,未来在相关标准的起草上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数据和典型案例方面的支持,帮助公司打开新的赛道。Q4:上半年整个汽车行业都比较担心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请问对公司是否有影响?汽车芯片供应短缺主要还是影响整车批量生产,对于研发的影响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目前来看没有对公司的技术服务业务带来直接影响。Q5:公司目前的检测业务中研发性服务和法规性服务的占比情况如何,未来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背景下公司的相关业务是怎样规划的?中国汽研发展战略将聚焦在技术服务主业上,首先是要提高技术服务业务的占比,近
6、几年公司技术服务收入占比逐年在上升。公司的强检业务有提升空间但未来发展的瓶颈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将更加注重研发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投入,尤其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相关技术服务的能力建设,通过我们的技术服务给车企赋能,提高他们产品性能、产品品质和产品可靠性等。这就需要我们与车企建立起新型的产研关系,达到共生的目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与汽车相关的业务边界,比如电子电器、通讯软件、信息安全等的检测服务。同时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找服务机会。中国汽研的发展一直在转型,我们将会为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