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花旗银行、友邦保险联合发布2015.11项目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城市居民在退休养老方面的态度及规划行为。调研样本代表了一、 二线城市主要居民年龄段和家庭流动资产级别:N=2417(年龄在25-65岁间, 家庭流动资产在25万-500万元, 其中包含371名已退休人士)抽样数目共13个城市: 中国内地4个一线城市, 9个二线城市(选取东/西/南/北区域主要城市)调查地区调查方法网上及当面访问调查时间2015年7月-8月如果以60分为标准, 2015年中国居民的养老准备指数 “勉强及格” 。 具体表现在中国居民在心态上对养老的信心和设想较为乐观、 理想化, 但从
2、经济准备来看, 还缺乏相关知识及储备, 较依赖国家养老金, 养老准备的整体情况并不 “均衡” 。样本量: 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指数满分为100分, 由 “信心指数” “计划指数” “知识指数” “储备指数” 4项与退休养老有关的一级指标构成, 通过13个二级指标问题的答案, 加权计算得到。养老准备指数:62.6分71.6分信心指数74.6分计划指数59.2分知识指数43.4分储备指数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指数得分为62.6分信心及计划度较高, 知识和储备状况较弱本次调研覆盖的13个城市中, 上海、 南京、 杭州、 无锡所在的东区养老准备指数相对最低, 与其他地区相比,
3、东区受访者的 “信心指数” 并不乐观。东区城市养老准备指数相对最低, 受访者信心较弱样本量: 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大连天津北京62.5分 62.5分 61.5分北区62.1分无锡南京上海 62.5分 62.5分 61.5分杭州 61.5分东区61.4分广州-深圳长沙-62.5分 62.0分 61.3分南区62.1分贵阳成都重庆67.8分 64.3分 64.1分西区65.0分指数解读“企业主/公司管理层” 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最高67.3分其次是 “专业人士”63.1分以及 “公司普通职员/公务员”56.8分“一般工人/服务业一般从业人员” 得分最低54.4分高学历 ( “大学及以上”
4、 ) 群体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最高64.4分其次是 “大专” 学历群体60.2分“高中及以下” 学历群体得分最低57.8分样本量: 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他们在 “储备指数” 一级指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群体。高收入职业、 高学历群体的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更高近七成受访者对退休养老生活有美好憧憬%表示认为以上陈述与设想的退休生活“极其符合/很符合”的受访者样本量: 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对退休后生活的设想和家人关系和睦,享受天伦之乐73% 积极锻炼及养身,保持身体健康66%能掌握/安排自己的时间66%不依靠其他人经济补贴来维持生活66%有稳定经济来源,能维持一定生活质量66%能
5、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国内/国外旅游等) 64%指数解读养老愿望职 业学 历本页呈现内容基于定性调研发现超过4成受访者有强烈信心实现设想“只要有好的规划/安排,可以完全实现”43%只要有好的规划/安排, 可以完全实现只可以实现部分, 但也感觉非常满足不确定能否实现, 退休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只是想想, 基本很难实现没想过对已退休受访者而言, 现实的退休生活并未达到理想中的轻松惬意, 他们中有一部分会继续工作, 直到需要帮忙照顾第三代, 因而也没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物质/精神享受较少, 较多花费用于第三代, 或继续积累资金来传承给子女/第三代。经济状况身体状态退休年龄生活方式养老愿望现实的退
6、休生活并不如预期美好收入下降: 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养老金 (低于退休前收入) 、 各类投资收益 (回报可能不稳定)等, 同时还要应对通货膨胀开销上升: 需要大量资金应对疾病, 一旦身患重疾就急需大笔资金随年龄增长、 身体机能/免疫下降, 健康/疾病问题增多随时有罹患重疾的风险基本无主动权, 按国家政策对可能延迟退休的政策有耳闻, 认为是变相增加支出减少收入, 持无奈接受态度较为单一, 继续照顾子女 (帮忙家务等) /帮忙抚养第三代居多123经济方面退休生活顾虑样本量: 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赚钱能力下降, 坐吃山空通货膨胀严重, 资产贬值投资理财失败, 资产缩水健康方面疾病花费高,